2017-02-22
收藏
一.定义
1.整式乘法
(1).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ab)n=an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ac5·bc2=(a·b)·(c5·c2)=abc5+2=abc7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5).m(a+b+c)=ma+mb+mc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a+b)(m+n)=am+an+bm+bn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乘.
2.乘法公式
(1).(a+b)(a-b)=a2-b2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a±b)2=a2±2ab+b2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
3.整式除法
(1)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a0=1[a≠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3)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4.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
1.(x+p)(x+q)=x2+(p+q)x+pq
2.x3-y3=(x-y)(x2+xy+y2)
3.因式分解两种基本方法:
(1)提公因式法.提取:数字是各项的最大公约数,各项都含的字母,指数是各项中最低的.
(2)公式法.
①a2-b2=(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②a2±2ab+b2=(a±b)2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器的使用知识点
初一数学苏科版下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点
高职数学教育微课的运用
教学小论文 浅谈“深入浅出”
七年级浙教版数学下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
初一数学浙教版下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湘教版初一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反思(5篇)
七年级鲁教版数学上册轴对称现象知识点
初一数学北师大版下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
初一鲁教版数学上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老师随笔 我可爱的“小花们”
初一数学人教版下册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
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入
老师教研论文 数学概念课的有效教学
且读、且做、且反思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知识点
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思考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同底数幂的乘法知识点
教师教研文章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平移知识点讲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同底数幂的除法知识点
初一浙教版数学下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知识点
小学数学创新探究(3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
观摩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心得体会
三年级数学2017——2018学年下期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