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收藏
课题 |
看一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以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情感,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4个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4个正方体 方格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连一连,他们看到的分别是大象的哪一面?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1.先明确四个小朋友所在的方位,再想象他们看到的画面,然后连线。
2.倾听教师导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 )个面。
二、探索新知,操作感悟。(20分钟)
1.从正面观察立体图形,画出看到的形状。
按照教材情境图的搭法搭出三种立体图形,提问:你从正面看到的都是什么形状?
(1)鼓励学生独立画一画。
(2)组织交流展示。
2.根据看到的图形,想象摆放的物体的形状。
课件出示:看看淘气画出的图形,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不同的答案。
(2)引导学生摆一摆,验证答案。
(3)小结: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摆立体图形可能有多种摆法。
3.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
(1)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中间例题的情境图。
讨论:他们三个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进行观察的,看到的应该是什么形状?
(2)提供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验证。
(3)组织学生完成连线。
4.画一画。
按照教材第四个例题的要求搭出立体图形,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形状。
1.(1)依次观察每一种立体图形,独立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形状。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画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2.(1)小组内讨论可能有多种情况。
(2)在小组内自由摆一摆,看一看。
(3)师生共同总结操作后的发现。
3.(1)明确三者的所在的位置,猜想他们看到的形状。
(2)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进行判断、验证。
(3)在书上完成连线。
4.分别想象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再尝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把画好的答案在小组内交流。
2.选一选,填一填。
(1)从( )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
(2)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
A. B.
(3)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立体图形。
①从( )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②从( )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③从( )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3.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分别是哪个形状?在( )中标出来。
三、巩固练习。(12分钟)
1.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想象一下它是由多少个正方体组成的。
2.完成教材54页2题。
1.用手中的学具搭一搭,看一看,交流各自的想法。
2.思考后回答问题。
4.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四、全课总结。(4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交流、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批注
2013年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2013年湖北荆门市初三数学升学考试
2013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求法
201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方程的认识
2013初二数学下册模拟试题
2013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梯形面积计算
山东日照201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013年初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用字母表示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013年黄冈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2013年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
201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初一暑假数学作业答案
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初三数学有理数练习题
2013年暑假五年级作业答案
2013年遂宁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3年湛江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013年滨州市初三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