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数列概率需重点关注(2)_考前复习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考数学:数列概率需重...
首页>学习园地>考前复习>高考数学:...

高考数学:数列概率需重点关注(2)

2017-02-16 收藏

 第二点,我认为现在复习一下自己做过的错题,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学生都做了不少题了,特别是高三的学生,一个是学校的老师每天要发题给学生做,同时学生自己也不放弃,有的自己又买了一些模拟题开始做。做过的题、做过的错题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个错题都反映了学生本身在知识上的漏洞和方法上的漏洞,通过把错题归纳总结能够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点,我觉得现阶段复习的时候把五本教材仔细地阅读阅读,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高考试题每年都能够查到课本上的原题或者说原题的变式,课本上涉及到的例题、习题还有定理、性质、它的证明方法在高考里面都会有体现。所以,最后这一阶段回归课本也是多数老师都提倡的。

最后,在高考里要求学生必备的四种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题思想、划归转化的思想,在四个思想在做题的时候体会体会,高考的时候会涉及到四种数学思想。

数学应试技巧

董方: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游戏,首先我们要清楚游戏的规则是什么。也就是说高考考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三基四能。所谓的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四种能力就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就是考这样三基四能。

对基础知识的高考是突出重点,因为我们高中数学里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三年来有多少?我做了详细的统计,高中数学是143个考点,不可能把这143个逐一考察。每一次考试的时候,他都是从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考试。重点知识还是要重点考察的。这里面各区模拟考试的时候还是这样的原则,比如说北京市海淀区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有第二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把高中数学涉及到的考点都覆盖到一遍,每次是考察30%、40%,这样做全面的覆盖。另外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不是单纯的就开始问你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它也是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的。这是知道高考里面怎么考、考什么?我们就谈一下具体的对策。

第一,我觉得应该坚持由易到难的做题顺序。高考试题设置的时候是8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6到大题,通常我称为是866结构。在实体设置的结构中有三个小高峰,选择题是由易到难,最难的题是第8题。填空题同样是这样设置的。也是第9题容易到第14题最难,大题从第15题到第20题,它们的设置也是这样的。根据这样的试题结构,咱们采取一个什么样的策略呢?先做前面容易的,我就反复交待学生,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要是基础好一点的就先做前7个选择,前5个填空、前5个大题,称为是755这样的结构。

基础差的就是644,先把自己能做的、会做的拿到手。这是第一点。

第二,刚才我谈到了一点审题是关键。把题给看清楚了再动笔答题,看清楚题以后问什么、已知什么、让我干什么,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自己制订了一个完整的解题策略,在开始写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很快就可以完成的。这是我刚才也谈到的一点,审题。

第三,一开始我也遇到了很多学生问我,本来是很简单的题比如说是做到第三题、第四题的时候不是难题,但我想不起来了,卡住了,属于非智力因素导致想不起来,这时候怎么办?虽然是简单题我不会做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跳过去,不是这道题不会做吗?后面还有很多的简单题呢,我们把后面的题做一做,不要在考场上愣神,先跳过去做其他的题,等稳定下来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会顿悟,豁然开朗。

另外,做选择题的时候因为一开始我们上手的是选择题,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我觉得方法也很关键,注意一些选择题的解法。因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都一样看结果,选择题不看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都说是不择手段,只要是能把正确的结论找到就行。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习惯的是直接法,从已知的开始也不看它的四个选项,从头到尾写完了之后一看答案就写上去了。另外就是特质法(音),一些出现字母、特别是不等式,这时候给它赋一个值,代进去这时候速度会比较快,正确地找出结果来。再就是数形结合法。最后实在不行了,我教学生说还有最后一招四个选项代入验证,看看哪个符合就是哪个了。这是选择题的解法。

填空题我说到前面的三种方法都适合、直接法、特质法、数形结合法。做大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会做,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会做但一看分值总是拿不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解题步骤不够规范。规范答题可以减少失分,什么是规范答题简单地说就是从上一步的原因到下一步的结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让谁写、谁看都是这样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规范答题。还有,比如人家问的是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是什么?就一定要写成集合的形式或者是区间的形式。只给范围一定会扣分的,所以解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答题。这是关键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