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近期初三数学教学到了新授课的扫尾阶段,第一轮复习将全面展开,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提高,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中考命题由知识立意正悄然向能力立意转变,题海加苦海的复习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就初三数学复习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以求实的精神夯实基础,以求细的态度拓宽知识面
数学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果离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空谈发展素质、提高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览近几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考生只要抓住了中等难度的基本内容,就基本抓住了试卷80%的分数。2005年中考数学试卷的第15小题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不少同学就因概念不清导致失分。
建议二:学而又思不惘,回忆有助提高在理解的基础上建议对重要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数学思想采用回忆式复习。即合上课本或练习册,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知识或解题步骤。回忆式复习的前提是要确认知识或方法的正确性,然后重新思考解题过程,理解解题原因,获得解同类题的经验。
建议三:抓住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联想将知识放在相应的体系结构之中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学会重组、整合、归类、总结知识,形成体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建议四:从每个专题入手,分步解决问题,找回自信初中的数学知识主要集中在初二下学期和初三上学期,中考必考内容主要有:计算题块(含解方程或方程组、化简、解不等式等),简单的几何证明题块,应用题块(方程、函数、几何),函数题块等。因此在复习中对这些主干知识要进行剖析、归类、总结,注意教师作专题讲座时的学习,强化运用,总结规律,逐渐提高。
建议五:善于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理解并记住一些典型结论、典型方法,有利于提高解题水平和进度。例如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与三边之间的关系,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相交型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乘积式关系,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矩形面积和等于1等等都是常用的重要结论。抛物线问题中用到韦达定理,弓形中常用的直角三角形,翻折与旋转的对应角或线段相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建议六:知己者明,不经意中常有意料外的惊喜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确定复习方向。如果你的目标是一般高中,练习的难度应控制在中等左右,不必做高难度训练;如果你的目标是较好的重点高中,综合能力的训练则需加强,不必进行过多低层次重复训练。
建议七:自主学习是必需的加法,交流合作是有用的乘法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应在复习中学会质疑、探究、合作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一个问题十分钟左右没有头绪,则要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注意学习别人是如何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要注意研究解题中所应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善于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产生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高二理科月考数学(不等式)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考数学二模拟试题(理)
浙江省绍兴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测数学(理)试卷
2011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高二数学选修2-2第四、五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基础题
201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数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1
2011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朝阳区高三文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
2010-2011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同步练习题
2010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数学一模文科试卷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试卷
2006年下学期高二数学基础测试试题(3)
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试卷(华南师大附中)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上《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卷一
高二数学试卷
高一数学第二册(上)同步练习题(34)
高二数学解三角形练习题
2011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文科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6届高三数学(文)
河北省衡水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
新课标·青岛南洋学校高一阶段测试题《集合》(2)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13
2010年浙江菱湖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试题之十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1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