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收藏
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其次是努力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最后,每节课都事先准备好上课所用的东西,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
二、关注全体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差生的辅导。因此,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差生掉队。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其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巧用奖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进行两种奖励机制,个人奖励制和小组奖励制相结合。个人用集小贴画对表扬信进行奖励。小组之间的比赛,针对各种项目的积分、评比,如纪律、卫生、作业、背书条、发言、路队、课间操等,对小组进行加分和扣分。每月一总分,积分第一名的小组可免一次作业,积分最后一名的小组要加作业。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2课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2.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word学案
2015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3课时)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3课时)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1课时)ppt课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七单元《认识时间》word单元教案
2014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拨一拨》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人教[2012]版数学二上《长度单位》word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4.4《6的乘法口诀》word教学设计
2015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word单元备课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word导学案
人教[2012]版数学二上《轴对称图形》word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2.2《两位数减两位数》word教案1
2015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1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6.5《量一量比一比》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1.2《认识线段》word教学设计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数学广角――搭配(一)》word教学案例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word教学设计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6.3《8的乘法口诀》word教案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3课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数学广角――搭配(一)》word说课稿
2014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2016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
2014秋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wor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