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收藏
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其次是努力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最后,每节课都事先准备好上课所用的东西,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
二、关注全体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差生的辅导。因此,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差生掉队。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其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巧用奖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进行两种奖励机制,个人奖励制和小组奖励制相结合。个人用集小贴画对表扬信进行奖励。小组之间的比赛,针对各种项目的积分、评比,如纪律、卫生、作业、背书条、发言、路队、课间操等,对小组进行加分和扣分。每月一总分,积分第一名的小组可免一次作业,积分最后一名的小组要加作业。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精选2014
2014初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寒假作业
14年下学期初一数学寒假作业
下册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2014
2014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
初一2014年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下册初一数学寒假作业
初一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矩形、菱形、正方形
七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整式及其运算练习题
2014七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
初一寒假作业数学答案
初一年级第二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4年初一数学寒假作业
第二学期初一数学寒假作业
2014年七年级第二册数学寒假作业
七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2014
初一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精选试题
2014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寒假作业
2014年初一年级数学第二册寒假作业
2014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2014初一数学寒假作业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试题
七年级2014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初一数学下学期寒假作业2014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4
2014年初一第二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4年初一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
2014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寒假作业
初一第二册数学寒假作业
初一下册数学寒假作业试题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