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收藏
前不久,我校教研室 武老师和教研组长贾老师在百忙之中各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堂示范课。课堂中设计环环相扣、重点呈现突出、难点分散合理。每个细节无不透露着她们深厚的教学功底。
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今天,课堂形式一直在大家的探索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大家尝试探索的焦点。模式课实施以来,我也一直在研究尝试中有所领悟,但困惑却也层出不穷。怎样才能有效借助模式课提高课堂效率?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我找到了差距:
一、教材解读不透彻
多年的农村教学经历,由于自身的浮躁与浅薄,开始总是单纯地以为数学知识很简单,按照我的方法传授即可,所以从不曾静下心来解读课本和教参,数学的逻辑性、数学的意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等等也就在我的这种意识中背离。从进入实验,在无数次的学习中,尤其是三优课的预备阶段,各位前辈不辞辛劳、毫无保留的点拨与传授让我如梦初醒,我开始走入数学教学的“入门”阶段。在这两节示范课后,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教材是设计一堂课的基础,更是教师素质的体现。
二、设计缺乏严谨性
在两节课中,两位老师的设计环节都是那么细腻,衔接总是那么自然,问题的提出也都那么精炼准确、适时贴切。仔细品味,我知道这不是信手拈来的,那是两位老师在备课时经过反复的审视多次的推敲而呈现的结果。这样经验丰富的前辈犹能如此,我这个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又怎能不努力学习完善自己呢!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8.3《同底数幂的除法》word教学设计(2)
2012苏科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word学案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7.3《图形的平移》word教学设计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7.4《认识三角形》word教学设计(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4《乘法公式》word教学设计(3)
2012苏科版七上6.5《垂直》word教案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4《乘法公式》word教学设计(2)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word教学设计(2)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word教学设计(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8.3《同底数幂的除法》word教学设计(3)
2012苏科版七上6.4《平行》word教案1
2012苏科版七上6.3《余角、补角、对顶角》word教案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8.3《同底数幂的除法》word教学设计(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1《单项式乘单项式》word教学设计
2012苏科版七上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及练习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word教学设计(4)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word教学设计(3)
2012苏科版七上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展开与折叠》word教案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word教学设计(3)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4《乘法公式》word教学设计(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12.2《证明》word教学设计(2)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12.3《互逆命题》word教学设计(1)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12.2《证明》word教学设计(3)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word教学设计(1)
2014秋苏科版数学七上1.2《活动--思考》word教学设计
2015春苏科版数学七下9.2《单项式乘多项式》word教学设计
2012苏科版七上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七下《单项式乘单项式》word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