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
收藏
大家都在预习,但为什么有的同学效果明显,而有的同学却不见成效呢?其实。这主要还是个方法问题。
优等生经验谈: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也经常预习。为什么效果不大呢?”我想。这大概是方法有问题。因为预习仅仅看一遍书是不够的,就我个人的体会看,预习的任务实际上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标明不懂的地方,二是记住基本的框架。不少同学只完成了头一项任务而忘记了第二项任务,预习的效果当然就不太好了。
预习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如果这堂课偏重概念或定理,那么我们把书上的内容通读之后,首先应该回想一下,这一节中有几个概念、几条定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就应该再仔细地阅读,不能怕“浪费时间”。等把这些问题都弄清了,再结合书中的例子,对每条定理、每一概念逐一进行剖析,加深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定义都是用较精炼的语言写成的,抽去或者忽略其中任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可能歪曲其本来面目或者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所以,预习时对这些定义应该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
2.如果这堂课是做实验。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用的器材。其次是要了解实验步骤,一边着书,一边在脑子里进行“实验”。尽力想象每一步骤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哪些定理、定律来解释。对于书上指出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也要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反之又会如何?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也可以加深对实验的印象。
记住,预习时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看较终的效果。
双曲线的性质教案
因式分解1教案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教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课件20
集合课件5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6
2017届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课件18
2017届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课件22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4
椭圆的几何性质教案2
平面向量教案9
平面向量教案7
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2017届江苏高考数学第一轮知识梳理复习课件17
圆锥曲线与方程课件18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1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课件1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12
向量的数量积教案3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7
2017届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跟踪突破检测题43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5
2017届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跟踪突破检测题33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案
立体几何初步课件8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课件2
2017届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跟踪突破检测题40
椭圆的几何性质教案1
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