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2012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综合题解析
四、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综合
例4 关于的方程两实根之和为m,且满足,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因为方程有两实根,所以△=[2(k+1)]2-4k20,又因为关于y的不等式组 y-4y-4,然后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x2+2(k+1)x+k2=0有两实根,
△=[2(k+1)]2-4k20,解得k
∵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m-4
又∵m=-2(k+1),
五、一元二次方程与概率综合
例5甲、乙两同学投掷一枚骰子,用字母p、q分别表示两人各投掷一次的点数。
(1)求满足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的概率。
(2)求(1)中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数解的概率。
分析:(1)方程x2+px+q=0有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2)方程x2+px+q=0有相同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
解:两人投掷骰子共有36种等可能情况,
(1)其中使方程有实数解共有19种情况:
p=6时,q=6、5、4、3、2、1;
p=5时,q=6、5、4、3、2、1;
p=4时,q=4、3、2、1;
p=3时,q=2、1;
p=2时,q=1;故其概率为.
(2)使方程有相等实数解共有2种情况:
六、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综合
例6 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易得方程的两根,那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排除不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
解:解方程得:x=5或x=7.
当x=7时,3+4=7,不能组成三角形;
当x=5时,3+45,三边能够组成三角形.
例7 在中,于且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证明1
高三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
08届高三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1
08届高三数学等差数学列和等比数列2
高三数学棱柱与棱锥3
高三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
08届高三数学等差数学列和等比数列1
高三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3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解法举例2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证明3
高三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
高三数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2
高三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08届高三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
高三数学曲线和方程2
高三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3
高三数学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证明4
高三数学球教案2
高三数学曲线和方程3
高三数学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2
高三数学棱柱与棱锥2
高三数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
高三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
高三数学距离2
高三数学曲线和方程1
高三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高三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2
高三数学距离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