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有个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某地的A,B,C三人被押上法庭。负责审理这个案件的法官是这样想的:肯提供真实情况的不可能是盗窃犯;与此相反,真正的盗窃犯为了掩盖罪行,是一定会编造口供的。因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真话的肯定不是盗窃犯,说假话的肯定就是盗窃犯。审判的结果也证明了法官的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审问开始了。
法官先问A:“你是怎样进行盗窃的?从实招来!”A回答了法官的问题:“叽哩咕噜,叽哩咕噜……”A讲的是某地的方言,法官根本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意思。法官又问B和C:“刚才A是怎样回答我的提问的?叽哩咕噜,叽哩咕噜,是什么意思?”B说:“禀告法官,A的意思是说,他不是盗窃犯。”C说:“禀告法官,A刚才已经招供了,他承认自己就是盗窃犯。”B和C说的话法官是能听懂的。听了B和C的话之后,这位法官马上断定:B无罪,C是盗窃犯。
请问:这位聪明的法官为什么能根据B和C的回答,作出这样的判断?A是不是盗窃犯?
答案:
分析与解答
不管A是盗窃犯或不是盗窃犯,他都会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如果A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假话的,这样他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如果A不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真话的,这样他也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在这种情况下,B如实地转述了A的话,所以B是说真话的,因而他不是盗窃犯。C有意地错述了A的话,所以C是说假话的,因而C是盗窃犯。至于A是不是盗窃犯是不能确定的。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23.2中位数和众数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8.3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9.2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81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8.4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3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8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1.1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10.5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67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4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5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6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8.1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三章23.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15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92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85 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习题8.2 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08页综合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03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3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94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9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85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71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2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0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7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八年级下册第141页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