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依据:古埃及题;编诗:陈钢) 十斗大麦十个人,十人十等不均匀;
一二三四……多到少,每级差数都相同。
相同级差几斗几?一斗麦的八之一!
分配按照此章程,每人几斗又几升?
【解说】这是根据古埃及名题“十斗大麦”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翻译过来是
把10斗大麦分给10个人,要求从第二个人开始,每个人都必须比他前
这道题目是100年以前的英国人林特在埃及考古时,从挖出的2000多年以前的草纸卷上发现的。显然,这个题目出现的年代,要比这个时间更遥远一些。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级的差都相等的一列数,首末两个数之和,会等于距离首、末两数等距的两个数之和,并且这个和还等于这一列数每一项的平均数的2倍。
这里的十个人也就是10个“项”,每项的平均数是
10斗÷10=1斗(大麦)
可知,离首、末两数等距的两个人,分得大麦数量的和便是
1斗×2=2斗
其数量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个人,就是第五、六两人。
且和又是2斗,可以在他们两人所得的平均数“1斗”的基础上,第五人加
(注:上述答案也可换成复名数几斗几升再答,具体换算法略。)
【思考、练习】
1.如果将这道题目改编为“把10斗大麦按十个等级分配给10个人,
得大麦多少斗?”那么应怎样去算呢?试试看。(答案略)
2.学校将人民币220元按11个等级奖给11个优秀学生,要求从第二个学生开始,每个学生都比他前面的那一个多奖人民币2元。问:这11个学生各得奖金多少元?(答案:他们的奖金分别是10元、12元、14元、16元、18元、20元、22元、24元、26元、28元和30元)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ppt课件3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word学案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5.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word学案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3《数据的表示》word学案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3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4《统计图的选择》word学案2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一课时)ppt课件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5《三角函数的应用》ppt课件1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ppt课件2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课时)ppt课件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1《数据的收集》word学案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ppt课件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ppt课件
2013全册新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电子版导学案(130页)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ppt课件1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4《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4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3.2《圆的对称性》ppt课件3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ppt课件1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7.2《转盘游戏》word教学设计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2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3.1《圆》ppt课件3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3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3.2《圆的对称性》(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2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4《二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1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第2课时)ppt课件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七上5.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word学案
2016春北师大版数学九下3.2《圆的对称性》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