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美国名题;整理:陈钢) 我赴圣地爱弗斯,路遇七位奇女子;
每人手提七个袋,每袋七猫无差池;
每猫还有七个子,母子相依美滋滋。
请问妇、袋、猫儿和猫子,
各是多少共赴爱弗斯?
【解说】这道数诗题,出自美国数学家阿达姆斯(D.Adams)于19世纪初编写的《学者数学》一书。诗题的意思可以是
有7名妇女,每人提7个布袋,每个布袋里有7只大猫,每只大猫有7只小猫仔。问:妇女、布袋、大猫、猪仔的数量各是多少?
妇女的人数显然不必计算,因为它是题中的已知数。其他各项的数也是很容易求得的:
7×7=49(个)………布袋数
7×49=343(只)………大猫数
7×343=2401(只)………猫仔数
答:有妇女7人,布袋49个,大猫343只,小猫仔2410只。
这样的题目,与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上的“出门望九堤”,在内容上是如出一辙的。从时间上看,它要比“出门望九堤”大约晚1800多年。
【思考、练习】
古埃及有一个很著名的“亚麦斯问题”。题目翻译过来是:
“今有老妇人7名共赴罗马,每人有7骡,每骡负7袋,每袋有7个面包,每个面包有7把小刀随之,每把小刀置于7鞘之中。问:列举之物全数共几何?”
请解出这道题目。
(注:解答只需要在“我赴圣地爱弗斯”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答案略。)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4课时)
《用三角板拼角》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对称、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认识锐角、钝角》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6课时)
《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与分析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7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我教“7的乘法口诀” ——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处理教材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左右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