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74页-7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时多大?你能用手势来分别表示它们大约有多大吗?
2、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有哪些,它们是多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
二、分析比较
1、教学例1。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出示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 1平方厘米
让学生明确:1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有多长,(有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积单位,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表面有多大。(有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做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再全班汇报。
2、引导小结:
三、巩固运用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数学游戏:教材75页。
3、练习十八的第3、4题。
第3题是面积的甲酸和周长的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堂上我采取让学生从“画”中感受到: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它则可以用来测量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从“画”中感受它们的区别,只是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紧接着设计了许多“填单位名称”的练习,帮助建立表象。
高一数学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统计案例2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2
高一数学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2
高一数学秦九韶算法课件
高一数学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高一数学复习习题课件
高一数学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
高一数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高一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
高一数学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高一数学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1
高一数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高一数学古典概型2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高一数学二面角的有关概念2
高一数学函数的常用表示方法
高一数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2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1
高一数学统计案例1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课件1
高一数学算法初步
高一数学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高一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一数学演绎推理
高一数学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高一数学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高一数学算法案例课件
高一数学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