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让学生说,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 5的乘法口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课时:乘加、乘减
《角平分线的性质》期中考试知识点:初二上册数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八课时:练习二(2)
数学课外小百科:哈里斯,Z.S.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2015—2016学年)
初中生数学百科知识之中井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反思《乘加乘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
2015—2016年新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最新《分式的运算》期中复习要点:初二上册数学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15年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8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7
15年初二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 教案2
初中数学百科小知识:海利勒,A.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五课时:练习二(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说课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6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