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历来都很重视计算教学。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中,衣、食、住、行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的计算。因此计算能力应该是每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小学阶段数的计算始终都会用到,而口算又是数的计算中基本能力,那么口算有什么技巧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总结。 口算也成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是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加强口算着手,在不同的年级,根据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
基本口算要熟练。20以内进位加减法和退位减法及表内乘除法必须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因为任何一道四则计算题,都是一系列口算的综合,如果其中有一步口算失误,就会前功尽弃。口算的准确和熟练程度直接制约着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常用数据要熟记。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4×25=100、4×75=300、8×125=1000、1÷2=0.5、1÷4=0.25、3÷4=0.75、1÷8=0.125(12.5%)等。
简便口算要自觉。利用数字特征和运算关系,应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389+298、654-496可以利用和、差的规律进行简算。389+298=389+300-2=689-2=687,654-496=654-500+4=154+4=158,多加几就减去几;多减几就加上几。312×25、2700÷125可以利用积、商变化的规律进行简算。312×25=(312÷4)×(25×4)=78×100=7800,2700÷125=(2700×8)÷(125×8)=21600÷1000=21.6
练习口算要经常。口算的练习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低进行。新授前练口算,“温故知新”起到迁移的作用。新授中练口算,有利用新知的巩固。新授后练口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能使学生自觉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口算技能要培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是学习口算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但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简化、压缩思维过程,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如有些同级算的式题,36÷7×14,72×18÷24从表面来看无法口算,根据运算定律或预算性质,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后,就可以进行口算。36÷7×14=36×(14÷7)=36×2=72,72×18÷24=72÷24×18=3×18=54.或者改变一下运算的形式:36÷7×14=36×1÷7×14,72×18÷24=72×18×1÷24,在运算时,还可以把一些数拆成两数的和、两数的差、两数的积或商,使计算简便。
口算要经常运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提高他们计算的能力。
(宿豫区蔡集中心小学张琳卞娜)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同步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综合练习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上册11月月考题(苏教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与看图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换》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2016)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搭一搭》同步练习
《圆》知识的整理与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数的整除》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二)》教案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同步练习汇总~
做对4题的有几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测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欣赏与设计》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同步练习题(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竞赛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比、圆》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二)》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统计检测试题
2016年秋季二年级数学上册11月月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