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把握起点,暗蕴新知_感悟范文
在垂直与平行这一小节里,平行线的画法是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发现平移与平行联系,平移的特点是保持两端的距离不变,如何建立这一联系点,使学生的理解迁移到这上面来,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之前做了些渗透。
[片断]:
用小棒摆平行线
师:你摆的是平行线吗?请同桌互相检查。
生:他摆的不是平行线。这两条线向下延长后会相交。
生:向上延长就不会相交。
师:那它们是两条平行线。
生:不是,上面不相交,但下面相交了就不是平行线。
师:你怎么知道下面会相交。
生:延长后他们会连的越来越紧,最后连在一起。
师:延长后他们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最后相交。
师:你摆的是平行线吗?你怎么证明。
生:延长后不会相交。
师:为什么不会相交呢?怎么知道你摆的就是平行线呢?
生:我把两根小棒紧靠着直尺摆,然后再抽出尺子,两根小棒就不会跑了,就摆出一组平行线。
师:你用直尺固定小棒,这个方法不错。
生:我用尺量,我这两根小棒的左边宽5厘米,右边宽也是5厘米。
师:两边宽一样就是平行吗?
生:两边一样宽,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它们的宽始终是5厘米。
师:如果两边宽不一样呢?一边是3.1厘米,另一边是3.2厘米,它们会相交吗?在哪边相交?
生:会相交,短的一边相交,延长后短的一边会越来越短,最后就交在一块了。
师:原来两条平行线两边的宽相等,如果不相等,延长后就会相交。
师:中间放把尺子后,两边的宽度怎么样?
生:两边的宽度也是一样的。
师:其实这两种方法道理一样的,都可以帮助我们摆出平行线。
……
[反思]
以往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许多学生对教材上介绍的方法不理解,大多数学生都是用模仿的方法在画平行线,至于为什么这么画,学生们知之甚少,再加上如果按标准的画法画又比较麻烦,师生都爱在这上面偷懒,导致不少学生画得很随意。如何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画法,感知平行线的特点是画好平行线的第一步,平行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为什么不会相交,是因为两条平行线中间的距离是保持不变,无论怎么延长,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始终不变,这样他们就不会相交。掌握了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从距离不变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使两边的距离不变呢?只能通过平移,随手平移尺子容易移动,不容易画,最好的方法是能够找到一个靠山(尺子),引导学生思维向这方面转变,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找到方法,经历画平行线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平行线的画法。
不过,这只是教学的理想状态,效果还要等学生真正学过画法后才能下定论。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理科课件第八讲对数函数
高三数学导数的概念习题课(文科)
2007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第10套)
北京化院附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数学期中考试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05)--平面向量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单元检测题(二)双曲线(B)
高二数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
高一数学第二册(上)同步练习题(40)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6课时函数的图象
高二数学第二册下学期同步练习题(12)
2012一轮复习高考调研课件+练习(随机抽样)
2012高考数学选择题常考考点专练5
2012高考数学选择题常考考点专练4
湖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数学(理科)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及答案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高二期末试题期末数学试卷(文科)第一学期(深圳市梅林中学05-06学年)
高三数学课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二)
2011年高考数学备考构想课件
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第二册下学期同步练习题(37)
2011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二次函数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课时不等式性质
福州2012高三数学(理)高考模拟试题
数学理卷·2011届广东省珠海市5月高三综合测试(二)
2012高中数学必做100题--数学选修1-2(8题+4)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图象课件
高二数学上学期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高二数学第二册下学期同步练习题(10)
2009学年山东省高三数学质量检测试卷(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