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学习 1、教学例1
四人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再分别填写在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1)分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2)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怎么得到的?
(3)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提出要求。
学生动手测量例2左图。问: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独立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小学数学课件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呢?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小结: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出示要求: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
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结: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操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2015-2016学年小学二年级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学年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
人教版2016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北师大新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6年小学生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
的2016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课时安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安排
2016年秋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2016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16年小学
人教版2016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下册)2016年
人教版2016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6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2016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6年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西师大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