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说实话,第一次知道自己要上家长开放日,我心中马上浮现“完蛋”两字。虽然说快上了一年多的数学课了,但心理状态仍然处于赶鸭子上架的时期,不说平时上课且要犹豫思索这个知识点会不会教法不对,这下,让我在各位家长面前上课,我心里还真是颤悠悠的。 在家里备了一节《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反复看了优秀教师的好几篇教案,总觉得脑子里有什么没有理清楚。所幸回到学校,陈老师给我们两位新教师讲解了她的教案,在她的梳理下,我才明白很多知识点设置的方法,很多环节都有它的理由。
那是一篇非常好的教案,我心中一下子就想到,那么好的教案陈老师都和我们分享了,为什么不用呢! 陈老师的班级上家长开放日是前一天的下午,我和另一位老师一起去听了这堂课。这堂课上得非常好,学生举手也很积极。等听完后我心情是澎湃了一会,但马上就开始担忧了。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像他们班一样这么配合我吗? 这个担忧在第二天的家长开放日果真成了问题。
那天我刚听完我们班的语文课,孩子们表现都很好,马上就要轮到我上场了我心里面非常纠结。因为他们语文课表现太好,物极必反啊...... 同样的教案,同样的上课方法,但我的应变能力远不如陈老师,在中途甚至差点脱离了上课的环节。更重要的是,孩子和我的配合度很低。这一点让给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在平时上课时不够严谨。
家长开放日结束后,我一直在反思这堂课为什么会失败,明明有这么好的教案,也听过其他班级的这节课了。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案,然而我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习惯乃至对课堂的理解程度这些都远远够不上。我没有在陈老师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改变,调整成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程度。 学校里优秀的教师对我这堂课进行评价,其中让我很深刻的是沈老师的一句话,“你的语言指向性不强”,可能学生说了什么给了你灵感,你就跟着他继续说下去,没有一个比较归纳性的语言来总结知识点。
沈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一直在反思,但我的反思都只是停留在我自己的程度上,没有更高的观点了,但通过其他老师的评课,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我才会真正看清楚自己的上课的问题所在。
冀教版六上《扇形统计图》练习题
苏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高一新人教版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问题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植树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每日自我检测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日自我检测练习题
数学符号大全:英文表达你知道吗?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考前试题练习
2016—2017学年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题
2016年秋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验卷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要懂得安排和取舍
湘教版高一数学第2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2015高考数学真题第25题分析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卷:填空题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函数的应用试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卷
2017小升初数学逻辑推理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一上《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后反思
沪教版必修一数学函数的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一上《7加几》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批改作业随笔
青岛版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综合测试题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综合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B版高一数学考前练习题~(基本初等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