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我在教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导入设计案例分析
欢迎大家互相学习交流:QQ61356877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背景故事进行教学就不同了。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复习完因数的概念后,可以采取了教学故事进行导入:孩子们,你们每个人的学号就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今天你将带领你的小精灵来到我们的课堂。请举起你手中的学号牌,让你的小精灵和别人认识一下。(学生举起自己手中的学号牌)请36号小精灵和24号小精灵上台来,分别站在讲台的两边。再请是36号的因数的小精灵站在36号的一边,是24号的因数的小精灵站在24号的一边。这时候,举1、2、3,4、6、12号牌子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在他们左右为难的时候,我顺势利导:“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帮帮他们,给他们出出主意吗?”
学生马上展开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了问题——这些小精灵们应该站在他们俩的中间。在这样的小故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的思维和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弄清了他们的区别和联系,还知道了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11.1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件ppt
8.2.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AAS)课件+导学案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1.1平面内点的坐标课件(共24张PPT)
15.4角的平分线(共13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上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课件(共24张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3.2命题与证明课件(共31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SAS)课件+导学案
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复习题课件ppt
10.4平移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下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15.3等腰三角形(1)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5份)
10.1相交线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5.4角的平分线课件(共14张PPT)
《15.1轴对称图形》课件(共24张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5.1轴对称图形课件(共28张PPT)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第12章一次函数全单元课件
12.1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3.1.1三角形中边的关系课件
7.2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3.1.2三角形中角的关系课件
14.2全等三角形判定(HL)课件ppt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4.1全等三角形课件(共20张PPT)
6.1.2立方根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下
8.5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
沪科版八年级上15.1图形的轴对称(1)课件+教案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共14张PPT)
分式方程求解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
沪科版八年级上15.1图形的轴对称(2)课件+教案
安徽大顾店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15.3等腰三角形(2)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