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意义何在
习作随笔 1、建立数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标志。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往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学生中往往出现一张床的长2厘米、一个鸡蛋的重2吨、学校操场的面积1平方米等笑话。《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目的就在于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感能让学生数学地理解和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怀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例如,一位学生家里收到8袋花生,如果出售可以换到多少人民币,就要估计每袋有多少千克,每千克是多少元。又如,一位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墨水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一种以上策略,必须自觉主动地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建构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数学模型。具备一定的数感是完成这类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怎样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全体动员编码,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的解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而不同的编排方案可能在实用性和简捷性上是不同的。如从号码上就可以分辨出班级,区分出男女生,或很快地知道一名队员是参加哪一类项目等。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8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07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2页练习六(二)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2页练习四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第4、5页练习一(2)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2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8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2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7页认识几时几分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3页练习六(三)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07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18页认识万以内的数(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25页认识分米和毫米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0页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31页练习六(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28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3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6页认识整时和认识时、分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24页作业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3页复习(1)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11页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12页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1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13页数数和千以内的数的组成补充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3页作业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6页作业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6页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33页练习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14页千以内数的读写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21页简单的近似数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