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第四期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1-6年级数学思维...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1-6...

小学1-6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第四期

2016-10-28 收藏

小学1-6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第四期

第四期思维训练营 一年级:

小萍走进教室时,看见教室里只有3名女生,5名男生。那么现在教室里有几名学生?

二年级:

魔术师有一只大盒子,大盒子里装有4只中盒子,每只中盒子里又都装有6只小盒子。请问:魔术师共有多少只盒子?

三年级:

一种照像机卖310元,为了方便顾客,可以把机身和机套分开卖,机身比机套贵300元,如果有位顾客单买一个机套,应收多少钱?

四年级:

姐弟俩人出去玩,弟弟每分钟走40米,他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而姐姐带的小狗跑得很快,每分钟跑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又跑来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姐弟俩走到一起,小狗才停了下来。请问小狗跑了多少路?

五年级:

某男孩的姐妹与他拥有的兄弟一样多,他的姐姐拥有的姐妹却只有她拥有的兄弟数量的一半,请问:他们家共有多少兄弟姐妹?

六年级:

某人外出,他算了算,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午后1小时回到家,如果每小时骑15千米,午前1小时就可回到家。而他打算正午时到家,请问:他应用什么速度骑车?

谜语角:加减乘除少一点(猜一字)

数学大师: 博学的希腊七贤之首——泰勒斯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生于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的米利都,约公元前547年去世。他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闻名于世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泰勒斯早年是商人,曾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地,很快学到那里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以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转向哲学。他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泰勒斯最脍炙人口的事迹是预报了一次日全食,使战争停止。公元前612年,在爱琴海东岸安纳托利亚高原(今土耳其),米底亚人向西扩充地盘,遭到吕底亚人的顽强抵抗,在哈吕斯河一带展开激战,连续5年未见胜负,生灵涂炭,尸横遍野。泰勒斯看到由于战争使肥沃的土地荒芜,人们流离失所,作为一个学者他用自己的政治影响无法阻止战争的继续,于是他采用了自己丰富的科学知识,利用沙罗周期预先知道将有日食发生,便扬言上天反对战争,某日必用日食来警告。到了那一天,两军将领对此不屑一顾,双方阵地上仍然是旌旗猎猎,号角震天,整个上午过去了,战场上人仰马翻,血溅大地,两军正在酣战,日食如期发生了,白昼顿变黑夜。太阳的光芒消退了,百鸟归巢、群星闪烁,双方士兵、将领大为恐惧,学者的预言实现了,上天的暗示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仗是无法再进行下去了,于是停战和好。泰勒斯用智慧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益智故事:唐僧收伏孙悟空,是他到西天取经路上所干下的第一桩大事。如果没有这位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做他的大徒弟,他早就被妖怪们煮了吃了。

话说唐僧独自一人西行,路上遇见了一猎户刘伯钦,刘伯钦得知唐僧是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便一边向他学习算术,一边陪唐僧西行。

这一天,两人来到大唐与鞑靼国的边境两界山,伯钦不再西行,打算在此与唐僧道别。正在两人难舍难分,叮咛拜别时,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直叫得唐僧胆战心惊。伯钦道:“这叫的必是那五行山下石匣中的老猿。听老人说,这是一只神猴,不怕寒暑,冻饿不死。”

两人于是来到山脚下,果见石匣之间有一只猴子露着头,胡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快救我出去。”

唐僧上前细看,这猴果然浑身仙气,尖嘴缩腮,金睛火眼,便问:“你是何人?为何被压在这里?压了多少时间了?”那猴回答:“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只因大闹天宫犯了欺君之罪,被如来佛祖压于此处。至于压了多少时间,记得早已超过六百年。还记得此数若用3除,余数为1;用5除时,余数也为1;用7除时,余数仍为1。师父掐指一算,应该知道个准确时间吧。”

于是唐僧就先让伯钦来试一试。伯钦想,这不是可以用“韩信点兵”歌诀来解答吗?——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就是说,只要用3除所得的余数去乘70,用5除所得的余数去乘21,用7除所得的余数去乘15,把这三个乘积加起来,再加上或减去105的整数倍就可以得出得数。于是他写道:

1×70+1×21+1×15=106

106+5×105=631

伯钦得意洋洋地向唐僧汇报,孙悟空被压在这五行山下已有631年了。

谁知唐僧却批评他解法笨拙,只知死套公式,不会灵活运用。他说:“用3、5、7这三个数去除时,余数都是1。非常明显,满足题意的最小自然数是1。这样一来,再加上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整数倍,直到它超过600,得数不是自动露头了吗?”

1+105×6=631

唐僧揭去金字封条,只听得一声山崩地裂之响,被压在五行山下631年的孙悟空得救。唐僧收悟空为徒弟,起名行者。师徒两人,别了伯钦,走上了西天取经的大路。

欲知一路上是否还有趣闻,且看下期益智故事。

一年级:

3+5+1=9名,注意:还应算上小萍。

二年级:

大盒子有1只,中盒子有4只,小盒子有6×4=24只,共有盒子:1+4+24=29只

三年级:

(310-300)÷2=5元。这是和差问题。

四年级:

姐姐追上弟弟用了80÷(60-40)=4分,于是小狗也跑了4分钟,小狗共跑了150×4=600米。

五年级:

三个女孩,四个男孩共七个兄弟姐妹。

从“某男孩的姐妹与他拥有的兄弟一样多”可以看出,男孩共比女孩多1人;从“他的姐姐拥有的姐妹却只有她拥有的兄弟数量的一半”可以看出,当女孩减少1人,男孩不减少时(此时男孩与女孩相差2人),剩下的女孩是所有男孩的一半,因此相差的这2人就等于男孩总数的一半,所以男孩共有4个,女孩共有3个。

六年级:

骑车人用每小时10千米的车速返回,比用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返回要多用2小时,这2小时的路途长10×2=20千米,用这段距离除以速度差得20÷(15-10)=4小时,也就是说用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外出、返回共需4小时,因此可知实际距离为15×4=60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到达(正午时到家)的速度为60÷5=12千米。

谜语角答案:坟

[“+”与“-”组成了“土”,“×”与“﹒ ”(“÷”少一点)组成“文”,合起来即为“坟”]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