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感想感悟 5月7在旗教研室组织全旗集体备课,此次活动尼二小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并上交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把此次活动落到实处,每位教师都认真作好记录。通过网络教研,我们更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更加清楚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方式及流程,通过“草原之鹰”团队的集体备课的实例,使我们对今后的集体备课有了新的抓手。同时听了张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张老师利用预习单,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衔接有了一定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张老师充分让学生利用探究发现的方法,学生能充分从容的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管是画还是说都很到位,老师指导的也很到位。总之本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确实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并来源于生活。 新课程提出了 “以学论教、教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为了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更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备好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针对此次集备我们就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刷新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张老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张老师让全部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
二、走进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全面的分析学情,对学情分析备课组成员全面细致的分析,最后,崔老师与大家达成共识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为我们今后学情分析提供抓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
三、深挖教材
可以说备课这几位老师对教材理解全面透彻,如何有效的使用教材和教学用书是当前和今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校将探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挖掘:
(一)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
(二)备教材的顺序。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已经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细。教学时,教师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具体细致的安排。
(三)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实际情况用学习卡、游戏等活动,将教学内容降低难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身于真实的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操作,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所不在。
四、我校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校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
2、有的备课组成了主备人一言堂,其他教师或者当听众一言不发,或者是赞不绝口,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教研效果。
五、改进办法
1、提高认识,促进行为的自觉化。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交流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收获,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2、改革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备课热情。
3、每年都想恳请崔主任抽时间来校指导。
总之,通过本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我校教师都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不仅展现我旗团队的力量,而且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依据,最后,祝愿我旗的数学课堂教学焕然一新,锦上添花!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感想感悟
笔算加、减法(参考教案二)
第二单元 角(教案集)
亿以内数的写法(参考教案二)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数的整除
正方体的认识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
小学七册数学计划和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亿以内数的读法(参考教案二)
“小数的性质”教学预案
含有几个小三角形(参考教案一)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十进制计数法(参考教案二)
三步应用题 ( 二 )(参考教案二)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三步应用题 ( 一 )(参考教案二)
减法的运算性质(参考教案一)
三角形
连乘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参考教案二)
梯形面积的计算
解简易方程(一)
第九册第二章
相遇问题(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连除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