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

2016-10-28 收藏

评价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评价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的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的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评价作业不是轻而义举的事,我在这里简要介绍几种方法。

一:分类评价法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我们可以采取分类评价法的策略。例如,我给学生设计了三种评价的方法:“A”代表创新评价。主要看学生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有独特的见解,是否清晰简洁,是否有超额完成作业的情况。

“B”代表“双基”评价,主要看解题过程中,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C”代表书面评价,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 例如:学校图书室原有科技书是图书总数的2/5,今年又买进100本这样的科技书,这时科技书的数量就占全部的5/11,原来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书? 大部分同学都是用方程解的:设原来有图书X本,(1-2/5)X=(X+100)(1-5/11),但是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有自己的见解,列式为;[1÷(1-2/5)]:[1÷(1-5/11)]=10:11 100÷(11-10)X10=1000(本) 这时我就可以给这个学生评为“A优”其他的同学看情况评为“A”“B”的等级。 二:鼓励上进法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实践活动。

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差生改变现状,取得很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优等生也会时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再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着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的适当太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位作业一向工工整整的、从不马虎的学生,这次却做的凌乱和潦草,而且有不少不该的错误,我没有武断的否定这篇作业,而是对他作业不好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当知道他家里出了事,身体又不舒服时就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并给他的作业评了较高的等级。

三:激励一题多解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的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解的方法,逐次提高等级的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这样就可以视情况给以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我们可以在前一次评估施加一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 例如:有两笼鸡,从第一笼中取出15只放入第二笼,这时第二笼内的正好是第一笼的5/7,已知第二笼内原有鸡35只,第一笼内有鸡多少只?(用五种方法解答)。

(1) (35+15)÷5/7+15=85

(2) 设第一笼原有鸡X只 (X-15)5/7=35+15 当他做出二种后就给予鼓励,你在想想还有别的做法吗?

(3) 设第一笼原有鸡X只 (35+15):(X-15)=5:7

(4) (35+15)(1÷5/7)+15=85

(5) (35+15)(1+1÷5/7)-35=85 果然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三种做法,我又给他提高了等级“A优” 四:分析评定法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等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分析的批改策略,帮助学生弄清了错误的原因,补充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定。 例如:在做分数除法运算时,一位学生作业中连续出现几道同一类型的错题,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不评定,帮他分析,知道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一类型的例题,如加以批语:“请参考XX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在进行评定。 五协商评定法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了一些令教师迷惑不解的情况。

如知识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时作业不太认真的学生,有时却做的很好,他是有了突出的进步,还是提高了虚假作业呢?一个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有时做的却很不好,这就有可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又如有的学生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练,而结果是正确的,这种结果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一种新的做法,为了实事求是的评定一个人的作业的好坏,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采取了当面了解情况,协商的评定方法。 例如:把一个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一个学生是这样列的算式:40X40X40÷4X3.14 我对这种解法有点疑惑,就找到该学生询问,学生说“正方体的体积与圆柱体的体积之比为4:3.14,然后又给我做了解释,我对他这种富 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作业中应该用解题步骤,把思路表达出来,通过协商给他一个恰当的等级。 总之,对学生作业的评定应做到面面具到,恰如其分,使学生的作业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多思多找多算,成为学习的动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