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的总复习练习题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的总复习练习题

2016-10-27 收藏

资料 预览部分:完整WORD版底部

学习重难点:四类题目务必达标(1)解比例 (2)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反比 (3)解比例尺的题目 (4)化简比和求比例中的某项 (5)运用成比例解应用题

知识点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一) 基础练习1:求下列各个比的比值:① ;② ;③ ;

(二) 知识点:

1. 比号、除号、分数线意义一致,如何选择方法

2. 比值与比的区别

(三) 基础练习2:判断2,3,4,6四个数字是否能够组成一个比例

变式:判断20毫米,3厘米,4厘米,6厘米四个量能否组成一个比例。

提高:已知三个数2,3,4,再添加一个数x,使这四个数能组成一个比例,求x。

(四) 知识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五) 巩固练习1

1. 求比值:①9:15;②1.5:0.5;③ ;④5时:160分

2. 四个数4,6,8,12能组成一个比例吗?为什么?

3. 已知4,6,8三个数,再找一个数和它们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

一. 有关性质

(一) 基础练习3

1. 化简比:①4:8;②6:3:9;

2. 已知 ,则a: b: c=__________

变式1:a: b=2:5,c: b=4:5,则a: b: c=__________

(二) 知识点

1.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 化简比——化为最简整数比

(三) 基础练习4:求 中的x值。

(四)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即: 或

(五) 巩固练习2

1. 化简比:①12:18;②3.2:7.2;③ ;④210克:0.7千克;⑤12:24:32

2. 已知a: b=2:3,b: c=3:5,则a: b: c=__________

变式:已知a: b=2:3,b: c=4:5,则a: b: c=__________

3. 求下列各式中的x

① ;②

二. 百分比

(一)基础练习5: = (小数)= %

(二)知识点:小数、分数、百分数间的互化

(三)基础练习6:六年级二班共有35人,月考中曾欢欢等25名同学数学成绩在80分以上,若80或80分以上为优良,则我们班月考数学优良率为多少?

(四)知识点

1. ; 等

2.“占”、“率”的数学解释

2.利税问题:

(五)巩固练习3

1.1.05化为百分数为_______;117%化为小数位_______; 化为百分数为_______

2.六年级二班共有35人,月考数学成绩优秀率为20%,则这次月考班级数学成绩优秀有__________人。

变式1: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1人,占全班人数的60%,则六年级二班有__________人。

变式2:六年级二班的女生是男生的 ,则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