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 说教材 :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部分内容可用四个课时来教学。我讲的主要是第1课时,例1和例2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下面我就本节课说一说教学目标。
二、 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
(1) 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实验、涂色活动及抽签游戏等,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描述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四、 说教学策略
1、 设计理念: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 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2、 教具准备:乒乓球、盒子、抽签的卡片 、课件
五、 教学过程 :
(一) 活动一 (抽签游戏):老师先点明我们要做一个抽签游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下面的学生都猜可能会抽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别抽签,这时板书课题。
(二) 活动二 (摸球游戏):老师和讲台下面的同学进行摸球游戏,我设计了让学生摸不透明盒子里的球。先让学生猜测,如果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进行摸球游戏。这时学生就会对摸球的结果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盒子中摸到的都是红球,有的没有红球,有的可能摸到的是红球呢?由于有了疑问,下面的学习就更有了实效性。学生会主动的对所出现的摸球现象进行推想。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三) 活动三(预测摸图形的结果)这个游戏是根据瓶子里装有图形来预测摸图形的结果,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都动脑想。
(四)活动四: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件,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身边的数学。
(五) 活动五(转盘游戏):结合生活实际,说超市正在举行转盘抽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六)总结:想一想这节这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了“猜测——验证——分析试验数据“的亲历过程,学生学习身边有价值的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8
对数与对数运算复习课件1
不等式复习课件1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15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12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5
不等式复习课件9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10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复习课件1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9
不等式复习课件11
不等式复习课件2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5
不等式复习课件3
函数的概念复习课件3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7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17
对数与对数运算复习课件10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4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11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13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1
不等式复习课件10
不等式复习课件5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件2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件1
不等式复习课件4
不等式和推理与证明复习课件6
不等式复习课件7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