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分一分》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丰收的果园》ppt课件1
苏教版数学一上《和是6、7的加法》flash课件
苏教版数学一上《认识钟表》PPT课件之二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10的加减法》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比一比》ppt课件3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丰收的果园》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9加几》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比一比》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ppt课件1
2014秋苏教版数学一上1.1《数一数》ppt课件2
苏教版数学一上《填未知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一上《认识钟表》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一上《认识钟表》PPT课件之三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认位置》ppt课件3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分一分》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认位置》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6、7、8的分与和》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0的认识》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0的加减法》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比一比》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ppt课件3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有趣的拼搭》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数一数》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一上《数一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