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和体积单位》评课稿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一节概念课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教者这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重点,迁移难点,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课堂效果非常好。优点有很多,我选取其中的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用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本节课中教者没有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出今天所讲的主题,而是用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堂课,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提出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瓶中的水增加了吗?为什么水会升上来的?让学生切身感悟到石头占有了水的空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迁移了难点。
二、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者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教者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如介绍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后让学生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再列举生活中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介绍完立方米后,老师用三把尺子围出1立方米,并在里面站同学,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形成具体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通过游戏猜一猜涂改液,纸盒,讲台,门卫室录音机等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实物的体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体积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三、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教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比较练习,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013届高考数学集合的概念
2013届高考数学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2
2013届高考数学数列的通项
2013届高考数学双曲线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2
2013届高考数学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1
2013届高考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2013届高考数学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与导数
2013届高考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1
2013届高考数学集合的运算
2013届高考数学角的概念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013届高考数学幂函数
2013届高考数学函数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性质
2013届高考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复习
2013届高考数学平面向量
2013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
2013届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
2013届高考数学命题及逻辑连接词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18
2013届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15
2013届高考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
2013届高考数学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3
2013届高考数学简单几何体
2013届高考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2013届高考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013届高考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