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度量》评课意见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角的度量》评课意见教研员评课意见:
导入部分出现的两个角,后面的讲解中没有用到,没有再进行大小的比较,前后没有联系。导入部分的设计若更改为相等的两个角让学生进行比较,同时让角的两条边一个很长,一个很短,学生进行比较,再引出角的度量。导入时有学生说用直角、锐角、钝角比较大小,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应该予以否定。
练习纸一上量角2为四个小角,把小角一个个摆上去比较麻烦,这里可以把半圆量角工具折成扇子,先出示一个小角,然后展开出现4个连接的小角,像魔术一样,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就提高了。
判断读内刻度还是外刻度时,应该让学生讨论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一场小的辩论,效果会更好。
145度是怎么看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不讲的话还是会有不明白的,要从细处着手,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应该再加上146度、147度这样的角度会更好。
画90度角时课件出示的弧是不正确的,应该用直角符号。习题部分环节太多,需要整合到一起。
备课组其他老师评课意见:
1.量角的度数一环节,缺少倾斜的角一类题目。
2.在学生画60度和120度角的时候,可以根据是锐角还是钝角判断自己所画角是否正确。
3.用半圆工具量角三时,设计为三个多一点的小角比三个半角要好。
4.先认识角在读再量再判断,量角后又判断又量角,比较混乱。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2《平移》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5.2-5.3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2.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4《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1《相交与平行》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用字母表示数》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4《多项式的乘法(第2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2.1《代入消元法》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2《实数》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用字母表示数》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4《三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3《立方根》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3.4《实数的运算》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2.1《平方差公式》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4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2.2《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5.1《轴对称》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1.2-6.1.3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