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陷阱题”的设计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陷阱题”的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所谓“陷阱题”,是指学生在解题时容易“上当受骗”的题目。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陷阱题”,可以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设计“陷阱题”呢?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这样认为,问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要么是自己做错了,要么是题目出错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尽量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多余条件,让部分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正确地取舍条件。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检查出哪些学生似懂非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选择条件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如,在教学用连乘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五月份用电2 000千瓦时,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七月份用电比五月份节约了1/4,七月份比五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按照题意分析,不难看出“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是多余条件。但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却将算式错误地列成2 000 × 4/5 × 1/4,主要原因就是受了“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这一多余条件的干扰,没有认真审题。

再如,学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后,可让学生解答下面的问题: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初次练习时,受多余条件的干扰,容易出错。当掉进“陷阱”后,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二、 简便方法——诱惑

学生在计算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即只要题目的要求是“能简算的要简算”,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增加。而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由于受简便方法的“诱惑”,把本来不能简算的题也“简算”了。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经常设计一些“陷阱题”,让部分学生学会正确地根据题目的特征,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数或小数混合运算后,学生在计算下面各题时,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地应用了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在出现错误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注意一定要根据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三、 先入为主——定势

由于多次重复进行某一类型习题的练习,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形成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防止思维定势,可设计一些“陷阱题”,让其“上当受骗”后校正先入为主的印象。利用定势设计“陷阱”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利用原有的书写格式设计“陷阱题”。例如,求4的倒数是多少列式为: 4 = 1/4;解方程时写成:4x = 80 = 80 ÷ 4 = 20,等等。

2.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陷阱题”。例如,学生已经掌握比较实际数(量)的方法,如果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六年级学习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可让学生思考: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5%吗?

3. 利用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设计“陷阱题”。例如,学习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接连做了几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后,可设计一道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会有很多学生受用除法解决问题思路的干扰而掉进“陷阱”。

四、 概念不清——混淆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某一数学概念、法则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就会造成相关知识的混淆,使解题产生错误。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法则来设计一些“陷阱题”,使学生“上当受骗”后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例如,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容积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1)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 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千克的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的概念混淆不清,解决第(2)个问题时常常出现用第(1)题的结果直接乘0.78的错误。这样的“陷阱”就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表面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

五、 体验不深——模糊

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体验不深,造成认识的模糊。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模糊认识,设计“陷阱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深化认识。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可以提供类似下面的说法让学生判断:

(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 9/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部分学生在判断时,会认为这两题都是正确的。其实第(1)题把“0除外”这个重要的补充说明丢掉了;第(2)题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前提丢掉了。由于学生对这些细节的关注不够,体验不深,造成了片面的认识,可以据此设计“陷阱题”。

总之,教师设计“陷阱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自觉反思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陷阱题”本身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陷阱题”呈现的时机和频率,使得“陷阱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