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9
收藏
1、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244÷2=122(只).
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
122-88=34,
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
答:有兔子34只,鸡54只.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
还说例1.
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
88×4-244=108(只).
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
(88×4-244)÷(4-2)=54(只).
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
244-176=68(只).
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
68÷2=34(只).
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
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拔高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课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上数学《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运算律的推广》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书包》教学实录与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素材分析
人教版二上册《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上《9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案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册《9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二)》课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