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重新审视小...

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顺利推进,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似乎逐渐淡出课堂,部分老师抛弃甚至否定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训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宝贵经验的传承,是落实数学课标的有力保障,是促进数学课改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双基”训练 新课程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顺利推进,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似乎逐渐淡出课堂,部分老师抛弃甚至否定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整堂课充斥着空洞的说教、漫无边际的讨论、花样翻新的演示、不切实际的合作、眼花缭乱的课件……似乎数学课少了合作学习,学生就不能探究;少了教学课件(有时甚至代替了必要的板书),教学就体现不了教学的现代化;少了生活化的演示,学生的学习就会背离实际,甚至脱离生活。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数学课堂淡化了“双基”训练,对传统的数学教学特色采取的是否定的态度,这是对《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理解与实践出现了偏颇。如果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影响数学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双基”训练,传统数学教学的经验传承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提出了“双基”训练的概念,指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去,我国学生注重“双基”训练,追求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因而我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997年调查报告显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目标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好的目标(选择的人数分别达到50%和35%)。①国际数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数学教学“看重基础,强调熟练,要求严谨”②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梳理和系统训练,强调精讲多练,对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双基”训练是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成绩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亮点。

当然,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走的是一条落实“双基”、应付各种考试的“英才选拔”和“差生淘汰”路线。虽然也提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也进行了从局部单个的教学方法改革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整体优化改革,但这都是以升学为最终目的的传统教育思想作为先导的。③在大力推进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这种以培养数学精英和升学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思想是不能接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些都说明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双基”训练并不过时,更不能抛弃,而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其基础性决定了“双基”的地位不能动摇。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就必须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相对连贯稳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我们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要真正看到“双基”训练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整合“双基”训练与新课程实施理念,做到合理“扬弃”,与时俱进。

二、“双基”训练,落实数学课标的有力保障

“双基”训练是体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对学生实施了三个层面的教育。第一是知识教育层面,从“数和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块数学知识,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的方法。第二是数学素养与能力培养层面。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发展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统计观念以及合情推理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第三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主的非智力品质教育的层面。新课程提出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三个层面都属于学生发展的“双基”训练的范畴,是落实数学课标的基本保障。

“双基”训练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生活性、应用性的特点,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内容标准上,“双基”训练是最基本的,同时新课程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素养和能力以及思想品质教育等方面,结合课程目标体系作了必要的调整。如计算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对繁杂运算的要求(如较大数目、多位数、带分数和繁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时提出了加强估算、验算和算法多样化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加强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课程内容上看,把“双基”训练有机地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数学课程之中,更显示了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的必要性。

“双基”训练是对课程标准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再认识。《标准》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可见,数学知识不仅是人们定性和定量地描述、刻画客观现实的一些现成结果,而且还包括形成这些“结果”的一个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数学法则、公式、性质等客观性知识,而且还包括学生个体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观知识。如对数学作用的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数学学习的习惯性方法等,都比以前的数学知识的界定作了进一步的扩充。总之,数学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局限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显性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隐性知识,它是显性知识中蕴涵着的隐性知识。在促进人的学习发展中,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显得比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对于小学数学能力,也扩充了原来的提法。新课程观念在原来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如空间观念、想象能力,收集、整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问题意识,以及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强调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数学探究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对客观事件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做出思考的判断并建立起思想方法。

三、“双基”训练,促进数学课改的基本策略

1、注重目标整合:三维目标,齐头并进。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数学课堂教学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双基”训练的目标可以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来落实,又生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事实上,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科学的数学探究过程,学生的“双基”训练才有效。

2、注重生活实践:学用结合,培养能力。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教材,都可成为学生研究的数学问题。 “双基”训练离不开生活实践,“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技能。例如:调查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路口的汽车的情况,想哪些数学问题;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分配、租车费用、物品购买与行程路线等;估计并设计实验验证一个土豆的体积。所有这些都需要“双基”的支撑,同时通过数学生活实践也促进了“双基”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自主创新:凸显个性,讲究实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公民的核心素质之一,也是时代发展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小学数学教育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双基”训练在继承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赋于了创新的内涵,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训练策略。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训练,在策略上要重实践更重创新。一是要拓展“双基”训练的方式。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双基”,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数感”是《标准》明确提出并十分强调和重视的一个概念。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过去的计算教学过多地强调了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现在的“双基”训练就要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增强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二是要将“双基”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注重开放训练:主动建构,积极参与。小学数学“双基”开放训练一是指训练环境的开放。传统的教学将学生限制在狭隘的教室里,反复从事着机械的训练。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今天的“双基”训练,教师要打破学生学习环境的限制,图书馆(室)、活动课、校园网等都可以进行“双基”训练,教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二是开放训练内容,主动联系学生的实际。三是训练方式的开放。数学开放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双基”训练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5、注重数学文化:感悟文化,提升境界。数学“双基”训练教学,主要在逻辑演绎的形式化的层面上进行。但是,数学是社会的、时代的、人文的。“双基”训练要消除传统的机械训练的弊端,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学习数学家探究的精神,挖掘数学的人文背景和文化价值,使得数学变得更亲近。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提炼、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数学,接受数学文化的浸润和熏染,领会数学中的美和数学思想,让学生的心田浸润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为数学知识及技能是引领和理解数学文化的桥梁,数学思想、方法和及其文化哲学将使学生受用终生。

6、注重动态生成:精心设计,合理生成。“双基”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前在精心设计,加强训练的计划性、科学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余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情形是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教师应洞察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教学中蕴含着无限精彩的非预设生成性因素,如学生崭新的创意、与众不同的思路、精彩绝伦的发言甚至令人发笑的错误,教师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将它们把握好,并及时地予以点拨,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变成触手可及的美丽呈现在师生面前。“双基”训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应该以课程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

“双基”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时代发展、课标的精神、数学课程的特点,科学地审视和反思“双基”训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理论与实践,精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动态生成,不断地优化“双基”训练的实施策略,不断地提高“双基”训练的质量,让“双基”训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注释:

①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70页

③王高翔.21世纪小学教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探微.《小学教学研究》1998.7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