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探究教学的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探究教学的思考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展探究教学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探究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做好学情分析,确定合适的探究对象和探究难度
教材是基于对这个年龄段学生一般学习水平的预想设计的,而具体到某个班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编者的预想可能有所差异。学生整体的认知基础超出或低于教材编者的预想,是常有的事。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并据此判断是否设计探究活动、设计什么难度的探究活动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交流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在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探究。如果学生整体水平比较好,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如果学生整体水平一般,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总之,要让学生通过验证,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认识。
二、 以问题为驱动,揭示探究的必要性
探索应基于问题,以问题为驱动,通过具体的问题,明确探究的对象,这样后续的探究活动才有明确的方向。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按照教材,设计下面的探究活动:将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剪下来拼接成学过的图形,根据拼成的图形与圆的联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实践表明,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笔者发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依据教师的设计,最终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圆的面积公式。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探究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它无助于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设计某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引入圆面积公式的探索,然后引导学生借助适当的方法“化圆为方”,进而再完整地经历上述探究活动,可能更为恰当。
三、 探索思路应是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
探究思路的获得可能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关键。这一过程应尽量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自然而然地发生。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适当的引导。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设计操作活动:借助棉线和直尺等工具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毫无疑问,为什么要计算两者之间的比值,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关键所在,其后的比值计算只是一个简单的确认。为此,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圆周长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其后,可以直接测量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填写在表格中。这样的探究就不仅满足于获得最终的探究结果,而且让学生明确了探究这一问题的完整思路,并且这一思路是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是学生能够接受和实施的。
四、 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保证探究的效果
探究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有关结论,而且要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不要因为教学的时效性要求,而约简、压缩探究过程,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当然,这并不是说探究活动不要关注教学的时效性。为了适当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应关注各个探究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合理的探究过程。
教师应注意在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要客观地评估某个问题的探究价值,有些问题确实具有探究的价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不惜时间进行探究,如前述的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实际上反映着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其探究过程反映着认识事物数量关系的一种本质方法,具有一定的模式化意义。而有些问题探究的价值并不大,完全可以直接讲授。此外,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探究的经验和教训,体会其中的数学思考方法。
湘教版七年级下《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湘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2.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6.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ppt课件
湘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ppt课件2
湘教版数学七下4.4《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ppt说课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角与角的大小比较》(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ppt 复习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ppt课件之一
湘教版七年级下《轴反射与轴对称》
湘教版数学七下2.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2.1《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之一
湘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复习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湘教版数学七下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ppt课件之一
湘教版数学七下5.4《三角形的内角和》ppt课件之一
湘教版七年级下《合并同类项》(合并)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6.1《加权平均数》(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完全平方公式》
湘教版数学七下6.3《两组数据的比较》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与复习)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平方差公式》
湘教版数学七下5.8《小结与复习》ppt课件
湘教版[2013版]数学七下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ppt课件1
湘教版数学七下5.7《等边三角形》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6.2《极差、方差》ppt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复习课件
湘教版数学七下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ppt课件之二
湘教版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乘法》
湘教版数学七下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ppt课件之三
湘教版数学七下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ppt复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