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教学活动有...

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能注重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但有时这些活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笔者利用教两个班的便利条件,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实践和思考。

一、 学习材料应能满足活动的需要

[案例]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学生能初步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课始“感知规律”这个环节,因为还有几天就是国庆节了,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把一些小红旗用夹子夹在一根绳子上布置教室,庆祝国庆。预设学生可能会用2个夹子在红旗的两端把小红旗夹在绳子上,每面红旗都要用2个夹子。这时,教师提问:能不能用4个夹子夹3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直观地感知“两端的夹子比中间的红旗多1”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当我让学生想办法用4个夹子夹3面小红旗时,学生却直接用一个夹子夹住小红旗的中间。这时我才发现,由于小红旗不大而且纸张太硬,用一个夹子也能把它稳稳夹住。此时,我只好无奈地说,假如在小红旗的两端都要夹夹子应该怎么办?原先预设的能够自然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就变得十分牵强。

因为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不科学,使教学过程产生了不应出现的偏差。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对小红旗作了改进,把小红旗做得稍微大一些并选用了软一点的纸张。实际教学时,学生用一个夹子夹住红旗的中间时,小红旗的两端都耷拉了下来,很不好看。教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小红旗的两端都夹起来,但又能节省夹子。这样改进后的教学才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材料,还是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都要考虑材料能否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学习材料还要尽量取材方便,便于操作。

二、 活动设计应让学生产生内在需求

[案例]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我教的一个班是小班,只有28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比教材略有提高:不但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排成一排时,两端的物体多1”的规律,而且要让学生体验“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围起来排时,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的规律。为了让学生体验“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围起来排时,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这一规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用几个圆片和几根小棒间隔排列,但要围起来摆成一个圆圈,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之后直观地发现,圆片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是一样多的。但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却感觉学生对这一规律的体验总是差强人意,而对前一个规律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这个活动的设计太过简单,只考虑到学生能通过这个活动来体验规律,但没有考虑学生对这个活动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对这一活动产生内在需求,导致学生对规律的感知不到位。

为了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对规律有强烈的体验,在另一个班教学时,我对这一活动进行了调整,从学生最熟悉的事情“排队”入手,让两组学生(第一组是3个男生2个女生,第二组是3个男生和3个女生)按两个男生中间夹一个女生的要求排队。第一组学生很快排好了,第二组学生却怎么也排不起来。这时,我让学生想办法,有的说让一个女生下来,有的说再让一个男生上去,还有的说可以让他们6个人围起来排。当学生围起来排成一圈的时候,全班发出了欢呼声,此时课堂的氛围也达到了高潮。两组队伍排列的对比,也是两种排列规律的对比,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 情境呈现应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案例] 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本课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审美情趣。在课的开始,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从剪纸入手,让学生先欣赏美丽的剪纸,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需要;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对折后两边能否重合把这些作品分成两类,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动手剪纸时,都在反复地折,认真地比划,小心翼翼地想剪出一幅最漂亮的作品。大多数学生因为受欣赏的剪纸作品的影响,尽量把纸对折了多次,剪的图案比较复杂,不但花费了很多时间,最主要的是剪成的图案并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情况也使数学课似乎成了美术课。

第二次教学时,我省去了欣赏剪纸这个环节,一开始就让学生剪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对折了剪,也可以直接剪,并鼓励剪得快的学生先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对折以后剪成的轴对称图形和随意剪成的不对称图形……

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全面、准确的分析。很多时候,教师还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想像教学活动的效果,而对学生的认识远远不够。

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我们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多调整,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灵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