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直是课堂教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 营造宽松环境,创设创新氛围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创新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否则,学生会封闭自己的心灵,使数学交流、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根本谈不上创新。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由于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有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如果学生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他坐下,会扼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想说,更不敢问。教师应尽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思考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时,教师绝不插嘴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在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就可能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意识。
二、 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方法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各种能力就是在这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要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年、月、日”,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萍萍今年4岁,她哥哥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2个生日。问她哥哥今年几岁?”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觉得很新奇,便议论纷纷,有的说:“2岁。”有的说:“萍萍都4岁了,她哥哥肯定不会是2岁。”有的说:“她哥哥过了两个生日,按照平常的说法,应该是2岁,但是哪有妹妹4岁,哥哥才2岁的呀,太奇怪了。”教师听了学生的讨论后,接着说:“如果哥哥不是2岁,那又是几岁呢?为什么不是2岁呢?”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学习闰年的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 重视质疑习惯,扶持创新行为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乘法估算:书的一页有21行,每行27个字,估计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在大家认为21×27可以看作20×30进行估算时,有学生提问:“27看作30,21×3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赞成,有的则说:“27看作30,看大3,积就增加了3个21;如把21看作20,就看小了1,积减少1个27,这样估算的结果就比较接近精确值,口算也更方便了。”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大概的数,不要很精确。”学生在质疑提问中懂得了估算只要满足需要就行了。让学生质疑,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呵护。
四、 关注操作体验,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动手操作的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数学教学一个十分薄弱的方面。以往的教学,大多是教师操作演示,学生默默观看,现在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操作体验,在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下,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剪一剪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求知识,寻找规律,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或创新,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课,首先让学生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再如,在教学“认识正方形”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角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通过沿着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通过用一个角与其他三个角相比,发现四个角相等;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个角重合,再将相邻的两个角重合,说明四个角相等……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在操作中培养了创新意识。
五、 发展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并加速学生的思维流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使学生更熟练地计算加法,安排一组填空题,使等式成立。如:9+3=□+□,□+4=5+□……答案是不惟一的,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再如,实践活动《小小商店》中,教材出示多种商品的单价,让学生用50元钱自由选购商品。问题的答案不惟一,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能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观念上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6整式的加减(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立方根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自测题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1有理数的加法(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4有理数的除法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四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称一称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数的运算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数轴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2有理数的减法(二)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1)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6整式的加减(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4整式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自评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2有理数的减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自测题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实数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六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7近似数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五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2代数式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5有理数的乘方(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自测题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3有理数的乘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千克同步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