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埋没和浪费。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呢?

一、及时捕捉学生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资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出现的错误、意外等等,都可以作为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1.差异资源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活背景等的不同,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圆的认识》教学,课始,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在纸上画一个圆,此时,有的学生能熟练地转动圆规画圆;有的学生虽用圆规,但只能转动纸张画圆或画得不圆;而有的学生却只能利用圆形物体印圆。教师可抓住学生画圆时的这种差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们的画圆方法有什么不同?画出的圆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讨论中悟出半径、直径、圆心等有关圆的知识。

2.错误资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巧妙设计,机智地将错误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错误的解决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导入阶段,当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这一错误结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画图剪拼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自主纠正错误,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3.意外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对此,教师应树立化意外为资源的意识,及时将一些意外情况巧妙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例如《位置与顺序》的游戏练习后半段,大部分学生仍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可有一学生反其道而行之,教师说左,他偏指右,教师说上,他偏指下,问其原因,他竟说:“这样做更有趣!”面对这一意外,教师迅速调整游戏规则(按该生的方法进行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巩固了学生的兴趣。

4.生活资源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尤其是数学”。因此,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以丰富课堂教学,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二者的畅通、互补与融合。例如《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时,可利用学生买卖东西时收付钱款的经验而展开:当顾客看中一件标价为198元的衣服后,顾客就拿出两张100元整钞给营业员,营业员把衣服卖给顾客并找零钱2元。如果说营业员的柜台里有368元钱,卖了价钱为198元的衣服后,现在有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顾客随身所带的钱是368元,买了价钱为198元的衣服后,现在有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这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既探索出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它虽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不能机械地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适应数学教材,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

1.思维资源

教材是教学活动实现的重要依据,它不仅显示具体的知识资源,而且隐含丰富的思维资源,教师在对例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同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思维资源,做到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中的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中“为什么保留到哪一位,只需看后一位上的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中“为什么要加上‘通常’两个字?”等等都可以作为思维资源来开发。

2.主题图资源

新课标教材中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静态的主题情境较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索欲望,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挖掘和利用好主题图资源,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例如第1册教材《第几》中有一幅“购票”图,教学时,教师可让几位学生分别扮作:穿红衣阿姨、老大爷(替代穿绿衣阿姨)、小朋友、解放军、青年叔叔,并凌乱地站在讲台边。然后让学生帮助他们排排队,并说一说他们总共有多少人,谁排第几?这样使主题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3.习题资源

数学习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一个好的习题不仅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而且还是多种信息的载体。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习题资源,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习题的多姿多彩。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题多解等方法来开发习题资源。例如习题“张家沥村挖一条长80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5%,第二天挖了全长的20%,还剩多少米没有挖?”用一题多问的方法来开发为:(1)第一天挖了多少米?两天一共挖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2)两天一共挖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剩下百分之几?还剩多少米?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挖多少米?已挖的比剩下的少多少米?这样开发有利于学生把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巧妙运用其他资源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应关注除学生、教材以外的其他各个方面。

1.游戏资源

游戏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开发好游戏资源,要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例如扑克、骰子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玩扑克、骰子游戏的同时,进行一些与教学同步的计算游戏。

2.物质资源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需要大量的学具,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较为理想的学具,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这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自己和学生身边的物质资源,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学具,供学生操作实验。例如用冰棍棒作计数棒,用土豆、萝卜做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模型等等。

3.家庭资源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范围、认知水平等的限制,家庭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在运用家庭资源的同时,感到“家庭中有数学,数学在家庭中”。家庭资源有:购物资源、装璜资源、水费电费资源、储蓄资源等等。

当然,可以开发的数学课程资源还有很多很多,但不管开发哪种课程资源,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