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搀”和“搀爸爸”的启示——角色换位师生共建和谐课堂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爸爸搀”和“搀爸爸”...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爸爸搀”...

“爸爸搀”和“搀爸爸”的启示——角色换位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爸爸搀”和“搀爸爸”的启示——角色换位师生共建和谐课堂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爸爸搀”和“搀爸爸”的启示——角色换位师生共建和谐课堂【内容提要】:

本文由孩子对于同一件事(过马路),由于处理的方式不同(爸爸搀和搀爸爸)而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这一现象,提出了它对我们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通过师生角色的换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来努力构建和谐、互动、创新的课堂。

【关键字】:

爸爸搀 搀爸爸 角色换位 和谐 探究 互动 创新

【正文】:

吃过晚饭,带着5岁的儿子出去散步,过马路的时候,为了安全,对儿子说:“宝宝,来,爸爸搀” ,可儿子怎么也不愿意,非要自己过马路,我只好左看右看,紧紧地跟在后面……

第二天,又和儿子出去散步,为了过马路的安全,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宝宝,搀住爸爸,这么多汽车,爸爸好害怕”,没想到儿子非常高兴得紧紧的搀着我的手,安全的过了马路,从那以后,每次过马路、上下楼梯,儿子都会主动的对我说:“爸爸,我搀着你,小心点,别害怕”……

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虽然结果都一样,但把主动权的易位,让孩子觉得过马路注意安全这是他的责任。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启发?

一、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特别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看重教学的结果。曾有人这样概况我国的教育的弊端: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学生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教育循环圈里共同走向雷同和平庸。传统的继承式教育在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出频繁,社会变化急剧的今天,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传统授课模式,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此,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要改变教师“知识授者”的俨然形象,充当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采用各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参考资料、网络资源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我们的课堂后,能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思考,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构筑互动合作课堂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是所谓的“主导”,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安排、什么时候学生自学、什么时候提问学生、提问什么类型的学生,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等等,都是事先经过教师安排好了的,学生的鼻子一直由教师牵着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因此,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过程。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教师应该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让教室充满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气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撕掉“神圣不可侵犯”的师者面罩,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走下讲坛,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教师应努力构筑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与学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高见”,允许他们“参政”“议政”,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师生共享了现代知识的精彩与美妙。这诚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则每个人有两种思想。这样,教师的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相互交流,上课不再只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筑对话激励课堂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记得陶行知先生还讲过,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进行引诱,它就会自己主动来吃米。“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何尝不是“按着鸡脖子喂米”。这就压抑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只会机械的接受现成的东西,寻求标准答案。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在于此。新课程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教学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因此,在未来的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不再只是组织教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应走进学生中间,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解除问题的种种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探索知识热情更加高涨。在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会大大增加,即所谓“教学相长”。

四、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构筑知识创新课堂

现行班级授课制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分班分科进行教学的,教师的学科角色一旦定位,便很少更改,于是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政治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文学书籍,对理化生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知识结构非常单一。即使是所教的科目,只要教材中涉及的则毫不放过,千方百计拓展延深,讲深讲透,唯恐学生没掌握;凡是教材中未提到的则很少过问,以免喧宾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课程计划(方案)的忠实执行者,是高考指挥棒的忠实追随者。显然,这是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改变自己原来的角色定位,要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主动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在教学中构筑知识创新课堂。如不要以为自己仅仅是一名地理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学习地理理论知识。实际上,你既然是一名教师,就不仅仅是一名地理教师,应负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而不仅仅是他们地理方面素质的发展。有些教师在实践中对综合化的新教材设计或综合科目考试,指责说哪些是地理教师的事,哪些是历史教师的事,不是我分内的事,我不管,这是一种学科严格分野的陈旧观念,应该抛弃。构筑知识创新课堂,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需要不断调节,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比如,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像概念及其一些基本的观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或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即可掌握,这样的内容,教师就不必过多的讲。而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教师就要适当展开或补充,甚至对某些内容还需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知识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很多地方有意不作解释或提示,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从许多不同的材料中找到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并加以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对部分自己不懂而又很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想办法(如查找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向专家或其他成人询问或通过电脑网络)来弄懂它。构筑知识创新课堂,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设计、新建议、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改革是教学的生命,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做一位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实践者,当一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