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一、 把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要求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载体,是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应突出其“综合性”的特点。其内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指将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应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积极地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引入数学课堂,或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还应着重体现“实践性”。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自己动手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苏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之后安排了《小小商店》,让学生通过认识各种物品的单价,判断要买几种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有一定数量的钱,判断能买几种物品等,然后让学生交流一下买东西的过程,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 科学设计活动内容
教师要科学、周密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活动不要仅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内容,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只要达到教材设计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就行。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后,可带领学生到操场观察打篮球的有几人,跳高的有几人,跳远的有几人,跑长跑的有几人,用表格记录下来,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三、 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活动素材
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我们去春游”教学以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解决与春游有关的问题:四年级4个班180名同学乘车去游玩。包车有两种选择方式: 大车有42座,每辆200元,小车有18座,每辆90元,180人可以包用几辆车?用几辆大车、几辆小车比较合适?哪种包车方式最经济合算?这一活动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多种不同的包车方案,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方案,渗透合理安排和最优化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工农业生产等行业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 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手段或实物等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田野里进行实地测量、观察,还可以深入工厂、农村、家庭搞社会调查、统计等活动。例如,四年级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后,可安排学生将本班的学生按居住村整理一下,看一下各村学生分布情况。
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统计家庭一周内开支记录,必须要有学生个人先进行调查、记录,如果要绘制成统计表、统计图,则需要小组或全班学生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活动需要三种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而有些实践活动只需要个人或小组单独进行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组织体现民主,尊重个性。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组合,以利于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同时,教师要多安排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4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4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17
2010届高考数学名校大题天天练1
2010届高考数学考前必练选择题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1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专练题5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9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12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3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3
2010届高考数学名校大题天天练3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专练题11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7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27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8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专练题4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2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1
2010届高考数学名校大题天天练2
2010届高考理科数学总复习冲刺试题8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6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12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6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热身练习题5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专练题10
2010高考数学预测系列试题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26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专练题14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必备试题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