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乐学“五步曲”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培养乐学“五步曲”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培养乐学“五步曲”

培养乐学“五步曲”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培养乐学“五步曲”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培养乐学“五步曲”

东埔学区塔林小学林晓东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努力方向。

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想学”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乐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迫切愿望,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感的驱动下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我采用故事激疑引猜:森林里住着猴子一家,有一天,猴妈妈摘回一个仙桃,分给三只小猴,猴妈妈说:“老大吃2/6个仙桃,老二吃3/9个仙桃,老三吃1/3个仙桃。”话音刚落,老三便大声嚷开了:“不行,不行,这不公平,凭什么我吃得最少呢?”请同学猜一猜,他们三人谁分得多,谁分得少?这样,可以把新知转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

二、给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学”

积极进取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学困生同样具有较强烈的进取心。由于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便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再加上家长的责骂,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伤害,造成了心理上的压抑。对于这类学生,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学困生“参与”的机会和情境,增加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让几个学困生收集本校五年级共有多少个学生?其中男、女生各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或少)多少人?使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这些知识并不是课本中找来的,也不是老师奉送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感到自己并不差,觉得自己能学、会学。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树立起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不”。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动手能力是创造力之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操作教学,让学生在拼拼、剪剪、折折操作过程中,学习新知,发现新知。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推导出面积公式。所以,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中,我一改常规教法,先出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的公式,即给他们一个假设,后引导学生探究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课前每人准备好两个相同的梯形纸板,让他们自己剪、拼、折等实践操作。验证前,要求学生用转化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课堂上兴趣盎然,动手、动脑,思维异常活跃,气氛浓厚,巧妙地转移了学生的无意注重,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把梯形转化成已掌握的图形,验证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沉浸在“成就”的喜悦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

四、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利用自己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无声或有声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和肯定,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以轻松愉快的心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师生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但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学生不注意听课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的情况。我想当学生不注意时不要批评、冷淡,只要暗示、提醒,通过讲课音量的高低和提问来吸引其注意力。而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不要嘲讽、训斥,而应通过耐心启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进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且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差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点滴进步。对于那些在解题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独创性。

五、创设氛围,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爱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思维个体不同,思维方向不同,故而学生得出的学习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此,教师必须悉心创设民主的课堂评价氛围,让学生自评互评,通过评对错、评简便、评捷径、评独创,力创一派,答案‘百花齐放’,见解‘百家争鸣’的喜人情景。如教学《归一应用题》后,出示“6吨甘蔗榨糖0.3吨,9吨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吨?”学生在分析、思考、讨论中,得到了几种列式:①9÷(6÷0.3),②0.3÷6×9,③0.3×(9÷6),④0.3÷(6÷9),⑤9-(6-0.3)×(9÷6)。

在教师鼓励下,学生的评价热情高极了,对前三种大家都一致赞同解法正确,对于第四种经过再讨论后,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第五种,好多学生一时理不清头绪,经过争论,也都一致赞同。在评价中,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了,学习方法灵活了,创新意识激发了,使学生“爱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学生“乐学”,我们教师要时时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珍视学生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一切尽可能的条件,将学生从“厌学”引向“乐学”、“能学”、“想学”、“会学”的正确方向,使其将来能凌空翱翱于无比广阔的空间,成为创新型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