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优化练习设计 促进思维发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优化练习设计 促进思维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辨证地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二是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三是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本文着重从“练习设计”这个环节谈一点体会。
一、练习的针对性。练习设计时,应充分理解课本上练习的编排意图,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基础知识要变换形式多练,难点处要重点练,易混易错的知识要突出练,对比练。这样不但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和发展。比如:学完“找质数”后,设计的练习是:
1、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
35 12 37 7 1 19
2、判断:
(1)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质数。()
(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4)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学生要完成第一题,必须理解什么数是质数?什么数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什么?学生明白了要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来判断时,又要知道怎样很快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当学生做完后,反问:哪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这样自然、巧妙地把“1”的特殊性突出来,学生理解透彻,印象深刻。懂得了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不仅仅是质数、合数,还有1。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第二题设计判断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2的倍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二、形式的多样性。数学课上一般有四种练习方式:口答、板演、笔头、操作,但这四种练习在设计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三、解法的丰富性。一题多解或有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练习,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
实验小学有2500人,其中男生占总数的3/5,女生有多少人?
解法一:2500-2500×3/5
解法二:2500×(1-3/5)
解法三:2500-2500÷5×3
解法四:2500÷5×(5-3)
…………
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有些题目是解法和结论都是开放性的,解法不唯一,结论也不唯一,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还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选择解决问题策略。例如: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的选择旅游方案。参加旅游的人数中,大人与小孩的人数直接影响到方案的选择,所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旅游方案,这样的题目没有固定的解法。
四、设计的坡度性。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一般的数学课有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学生通过模仿性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第二层次是变式练习,如判断、选择题,使学生学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第三层次是提高练习,题目思维性较强,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有的放矢地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足工夫,在优化联系设计这个方面下一番苦功。这样,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七年级下期段考数学卷
2015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调研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测试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
2015年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题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测试
分式方程巩固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测试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检测
分式的运算达标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检测题
图形和变换检测试题
《三角形》一章测试题AB2卷
七年级下册数学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过关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训练题
2015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同步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测试
《全等三角形》全章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3章感受概率单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数学11章图形的全等单元试卷
频数与频率过关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双休日系列训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幂的运算单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检测
图形和变换训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