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教材的指导作用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发挥新教材的指导作用 ...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发挥新教材...

发挥新教材的指导作用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发挥新教材的指导作用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发挥新教材的指导作用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北京市21世纪教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等激活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的的设计,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开展教学;更注重师生交流和新旧知识的交流,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思考、操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一、数学知识生活化,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精心选择学习素材是新教材的特点。学生对学习素材感兴趣,就会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愿望,数学学习的潜能就被激发。随便翻开数学书的任何一页,你便会被它那生动美丽的画面、丰富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而且决大部份内容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素材、设计画面、编写例题和练习,用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有趣味的插图或语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过程,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1、再现生活场景,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自己学习知识。

如“认数0一课”,这部分知识对于才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但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电话、温度计、计算器,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数字入手,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0是数吗,它表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知道关于0的知识:“尺子上有0”、“数字20里也有0”、“比赛开始时裁判员宣布比分是0比0,就是两边还没得分呢,”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接着教师再以鱼缸里的鱼从2条、1条到1条也没有的变化;以鸟笼里的鸟从无到有的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理解了数字0的意义。

又如第一册的实践活动⑵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新年联欢会场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统计。学生借助直观、有趣的画面,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体验了数据的搜集、整理、分类、分析和归纳的过程。

2、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愿望。

教材中编制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是学生在校内、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如在学校升旗、课外活动、图书室借书、春天种树栽花、看动物园的动物、到游乐园玩、去超市购物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非常感兴趣,有参与学习的愿望。如第一册的认识加法,教材设计了明明和爸爸去鱼市买金鱼的生活场景,明明买2只红金鱼,爸爸买一条黑金鱼,(分别放进鱼缸)合在一起是多少条?通过这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体验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又处处有生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学习活动化,引导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

教材的编排非常重视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究等动手动脑活动的机会,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余地,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

1、注意激发好奇心,体现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在新知识的引入时,经常是先提出具有挑战性并需要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引起学生好奇心,然后再经过积极、自主地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以此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出示画了一些圆的画板问学生“喜欢画画吗?”“每行再画几个圆就是10个了?”小学生都喜欢画画,边画边数、边动脑思考再画几个就凑满10个。这样,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进一步熟悉了10的组成,继而自主探索出运用10的组成知识进行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的方法。此时,学生完成了从根据直观图的计算抽象到看数字心算的过度。

2、注重学习形式富有个性、开放,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内化活动实现的,必须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教材在这方面就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为学生创设了实验、探究、选择的活动机会。如第二册在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法29-4时,教材不急于告诉学生算理、算法,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探究,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算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书中例题后也总是问“还可以怎样计算?”“你喜欢怎样计算?”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经常用“还能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每当这时,总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因为此时可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就在这时,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

3、注重动手实践,鼓励探究,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教材就在每个知识单元安排了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教材就安排了对一些人民币分类的实践活动,教师不规定分类的标准,让学生任意分。一部分学生分为两类:硬币和纸币;另一部分学生按元、角、分分为三类,学生在分的过程中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然后通过整钱换零钱和购物活动,引导学生灵活思考、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数学学习民主化,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中体验成功。

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也最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新教材就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发表见解、吸取同伴的意见,合理地补充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体验“创造”与成功的欢乐。

1、自主探究得到的多样化的结果为讨论交流提供条件。

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适应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第二册计算教学32-15时,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得到多种算法:有的学生用口算直接得17;有的学生用32-10=22,22-5=17;有的学生用30-15=15,15+2=17;还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个位不够减,从十位的3中拿出1是10,用12-5=7;十位2-1=1是10,10+7=17;平时计算特别快的一个学生说,“我还会在心理列竖式,直接把十位的3少想1个后,2-1=1是10再用12-5=7,结果仍是17。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前三种方法适合有特点的题目,而一般情况下还是采取后两种竖式算法比较方便。这样,学生们在合作与交流的探究学习中互相启发、优劣互补,找到了合理的计算方法。

2、在合作交流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第二册教材“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统计的过程。教材要求学生分小组学习,先进行一项调查,每人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各组进行数据记录,看看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于是在各组中产生了各不同的记录方法,有的用表格记录、有的用图形分类记录、还有的用文字写出。各个小组做的十分认真,他们都能用自己发明创造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喜欢的记录方法,体会了表达数据的不同方式,恰当的进行记录,培养了统计的观念。在合作中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总之,使用了新教材,使我们的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为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起着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