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抓不变量解题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抓不变量解题
有些数学应用题因为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在进行求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可抓住诸多量中一个不变的量进行分析与解答。
例1、某工程,由甲先做了12天,再由甲、乙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做了这项工程的5/8,甲每天的工作量是乙的2/3,如果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几天完工?
分析与解答:从题中条件可知,这项工程在由甲先做了12天后,剩下的工程是由甲、乙两人合做,才完成剩下的工程,甲、乙两人做的时间是相等的,这是一个不变的量。另外由题意知道,甲每天的工作量是乙的2/3,因为这项工程,甲做了其中的5/8,乙则做了其中的:1-5/8=3/8,在乙完成这项工程的3/8这段时间里,甲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3/8×2/3=1/4,即可得,在甲先做的12天的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工程的:5/8-1/4,因此可得,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用的时间是:12÷(5/8-1/4)=32(天)。
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乙车每小时比原来多行35千米。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求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到相遇时用的时间相等,因此可得,这时两车行的路程比也是4∶3,两车相遇后,两车到达目的地的行程比则变为3∶4,如设乙车的速度为“1”,则甲车的速度为4/3,设乙车原来的速度为X,乙车现在的速度则为:X+35,甲车的速度则为4/3X,因为两车在相遇后,又继续前进,并且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这时两车行的时间又是相等的,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因此可得:4∶(X+35)=3∶4/3X,解得,X=45,即乙车原来的速度为每小时行45千米,甲车的速度则为:45×4/3=60(千米)。
例3、把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分析与解答:因为将这个长方体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和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因此,我们可抓住大正方体的体积和原来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这个关键进行解答。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为:25×10×4=1000(立方厘米),因此可得,将这个长方体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体积也为1000立方厘米。而1000=10×10×10=103,因此可得,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为10厘米,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则为:10×10×6=600(平方厘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四年级数学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四年级数学除法的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天平游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的移动教案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边的特征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四年级数学方阵教案
四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对称平移旋转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游戏公平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
四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
小学数学第8册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