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课堂用语要注意“四性”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课堂用语要注意“四性”
如何在语言贫乏、知识狭窄的小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中运用生动的语言,传授知识和启迪他们的智慧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四性”。
第一,准确性。
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重要的,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数学教学语言最易犯的毛病是概念不清、推理模糊。如要求“写出所有商是2的除法算式”,学生们根据已学的九九口诀表内容写出“2÷l=2;4÷2=2;6÷3=2;8÷4=2;10÷5=2;12÷6=2;4÷7=2;16÷8=2;18÷9=2”这些算式后,认为“所有商是2的除法算式”就这么些了。我在表扬学生写得不错的同时,把要求改为“写出商是2的除法算式,以上算式,还推想出了“20÷10=2;2÷11=2;24÷12=2……”等等算式,更可喜的是他们悟出了:除结算式有许多、许多。我向学生问道:“20÷10=2我们没有学过,你们怎么想出来的呀?”学生们回答道:“因为‘10+10=20’,所以‘10X2=20’,还因为‘10X2=20’,所以‘20÷10=2’……”多么聪明的孩子,除法算式是写不完的,以后你们学的知识多了,会更明白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兴奋他说道:“商是2的算式写不完,真是太有趣了!”
第二,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力量,既是教师讲课取得成功的潜在魅力,也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违背逻辑的语言,会给学生思维带来困惑。
第三,形象性。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调动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课堂印象,语言要有形象性。
联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可模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回忆起刚才借皮球那道题目,明白了体育室减少的皮球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借出的皮球,即14+9=23(个)。以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回忆,较为形象生动,加强了教学效果。
第四,趣味性。
数学教学虽然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但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插入一句妙语、一段幽默小品什么的,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从而创造出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帮助学生思考,趣昧语言起到很良大的作用。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达标测试题
四川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江苏省东台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四川省广安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1
山东省枣庄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2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检测卷
四川省广元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试题2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5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初步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2
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题组训练10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江苏省仪征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调查统计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检测试题1
山西省大同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2
山西省大同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1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题组训练12
七年级数学变量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体验不确定现象同步检测
山西省大同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1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训练题10
七年级数学方程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