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浮华,凸现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拂去浮华,凸现本质--...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拂去浮华,...

拂去浮华,凸现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拂去浮华,凸现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拂去浮华,凸现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实施新课改以后,小学数学课堂热闹了:课桌上有各式各样的学具,上课伊始,便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或者有趣的游戏,课中学生一次一次的动手操作,又一次一次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汇报展示,同学们各执已见,各有道理,教室里你真好!你真棒!的呼声响成一片、

课堂热闹了,可一个小调查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课程是数学?为什么太多家长抱怨孩子数学不好?诚然,数学课没有语文的趣味性强,更没有音乐美术轻松,但深层的原因是数学课堂太看重花样,忽视了对课堂效率的高要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依赖于课堂的成效。就效率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一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当拂去热闹课堂的浮华后,却见不到许多数学的东西: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在哪里得到训练与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是否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这些数学课堂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被重视。

那么,究竟该为哪些方面拂华去繁,还数学本质化,让数学课堂更富成效呢?我有几点拙见:

精心备课,减少无用生成

在课前要认真备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把握关键,找到突破口;备学生,了解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哪些是已经知道的,知道多少,哪些内容会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备教法,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和这一群学生,该采用什么方法以此来减少无用的课堂生成,促使教学按正常轨道进行。

新课的教学需要用生活情境导入,这样容易让学生投入课堂,但问题情境不宜过长,过重,上得像语文课一样。如在上回收废品时,有教师先是展示白色垃圾,然后大量介绍这些东西对环境的危害,再描述同学们去公园捡塑料袋的情境,对这种行为进行评价,之后才切入正题。这样的情境导入确实生活化,但与数学的关系似乎扯得远了些。

精炼问题,告别废话交流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传统的诱导式教学就是设计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引入教师设好的陷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质上是没有多少自主探究的空间的。课堂上诸如你喜欢吗?好不好啊?你知道了吗?一系列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其实没有必要问的问题太多,既浪费掉许多时间,还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懒惰的恶习:回答问题想都不用想,只要顺口一说。

精心安排操作活动与小组合作,避免走过场

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有很多捆一捆,摆一摆,拼一拼之类的操作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将直观形象逐步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符号。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活动本身的目的性不清楚,只是为操作而操作,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破坏了课堂的严谨性;有的教师课前对学生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准备不充分,课堂上无事可做,而有的同学不知道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有的教师却像个指挥家,说一句让学生动一下,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像机器一样工作,不懂为什么这样做,做完马上忘了做过了什么;在操作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汇报交流。

如有人在教学42+6时,尽管题目一出许多同学就说出了准确答案,但老师并没对此进行充分预设,没有丝毫的过渡以及层次上的区别,要求所有学生动手摆小棒。一阵响声后,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无事可做,而有的又无从下手,便急着告诉大家:先摆4个十,再摆2个一,再在2个一那边摆6个一。这时同学们都摆出了令老师满意的小棒。老师接着要大家数一数结果是多少。于是学生再一起数,一起说。最后老师总结,几十几加几,要把几个一和几个一加起来云云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数学思维何以体现?能力如何能提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数学情感又将走向何处?

精诚评价,远离夸张笼统

曾听过一节一年级的课,教师先是让学生开火车算卡片上的算式。由于是复习部分,学生都掌握得不错,老师就给他们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这位老师表面上看似乎是给了学生应有的鼓励,达到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效果。细想一下,在这个问题上这样大张旗鼓,是否真有必要?首先,因为人多,老师光是分红花就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这又怎么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时间的?其二,这些简单的东西就让学生得到了荣誉,将会使他们自我满足,沾沾自喜,这种情绪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其三,表扬来得太容易,使学生丧失斗志,对表扬厌倦,影响学习兴趣。

教师的评价不可太笼统,好,好在哪里,是否做到了最好,还可不可以更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述。对于习惯性的表扬,可以减少口头表扬的次数,代之以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大家都能领会的肢体语言,形成一个默契的氛围,又能使教学流程不被中断,师生的思维继续延伸。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除了关注他们数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所表现的态度与情感。

精简作业,拒绝简单重复

作业从类型到难易程度上来讲,要具有层次,由简单问题逐渐过渡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最好不要去布置那些偏蕊偏怪的题;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层次,学困生能掌握最基本的就可以了,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则可以安排一些训练思维而又有趣的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发展。

作业的量要适中,有教师为了弥补课堂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采用了题海战术,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布置大量雷同的作业反复操练,结果学生只机械记忆,不仅能力不能提高,反而因为单调重复丧失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会写的字更少,要尽量给学生布置书写较少的作业,避免那些文字多而杂的题目,看图提问一类题,先只要求学生口头提,对问题的答案也只要求用算式的形式表示。课堂上多给学生说的机会,采用师生问答,学生互说等多种形式。

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作业时间。作业时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题意,避免因为文字等非数学的原因影响学习。其次是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老师更应多一些帮助和耐心。第三是作业后一定要反馈,出现问题及时补救,避免日积月累,影响后续教学。

一节不成功的课不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但如果每一节课都低效甚至无效的话,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只有减少不必要的花样,在优化课堂结构上下功夫,才能给学生高效的课堂,还数学有趣而有奇妙的本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