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谈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青年科学家陈章良教授曾说:创新教育,从某一个角度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意识,千万别把孩子当成一个模政协子里铸出来的人,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最具有创新教育潜能,但教学时须讲求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一、研究学生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的一段话上的说的那样: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而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在教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材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多练为主,未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素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防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社会知识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分配律的公式是AC+BC=(A+B)C,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前面的特点,都含有个C,而等号后面只含有一个C,并且把A和B用括号括在里面,可以引导学生用社会知道去考虑:把C当作警察,A和B当犯人,小括号是牢房,警察抓住犯人关进牢房就只须要一个警察把住牢房,从而引导学生在等号的后面就只用一个C了。此例形象、具体、生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社会知识经验就能牢牢地记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了。这样处理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可得到充分发挥。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教育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体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论或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讲座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等到实践活动中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的创造才能。
1、借助教具,运用启发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具直观、教具形象,而且教具对乡下学校来说容易得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而恰当的采用直观教具,能将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圆的周长的时候,抽象的周长概念可以用直观具体的圆形物体来展示,学生动手具体操作,用绳子和直尺就能很快、很准确的量出周长。周长公式的推导,利用直观教具教师边演示边启发提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什么?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从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2、设计问题,运用讨论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比较与判断、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比如:学习了圆的周长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小明和好伙伴们在一个圆形的水池边玩耍,一不小心将挂在身上的钱包掉到水里了,眼看就要漂到水池的中间了,还是小华聪明能干,想出了一个在课堂上刚学的知识把丢在水池中央的钱包弄上了岸。你知道他是怎么弄的吗?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并提出是刚学的求圆的周长的知识。学生还真是有不少的解决办法。但与刚学的知识有关的应该是先测量圆的周长,再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找竹杆把钱包弄上岸。在求圆的周长的时候,学生的方法也多起来了,有用步子测量的,也有用绳子测量的,还有的同学是用小木杆测量的。最终得出周长。可以利用C=2R得出R=C/2求出半径,然后根据求出的结果去寻找相应的竹杆就可以弄出丢在水池中的钱包了。
在学生讨论中,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发现了一个结论,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和热情,唤起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从而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强化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习题,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变异、转化、扩充、缩小等能力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1、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有男生24人,比女生少6人,---------------?
(补充问题,编成分数应用题)。
编题、解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2、设计应用型题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习题:某家起新房需要木材,办好砍伐手续后,到林中寻树砍伐需要成熟的木板最宽为6寸的树木,请你帮助计算应该砍伐多粗的树木才起作用。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创造性学习的主阵地,教学中必须有整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习题训练中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论文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数学课堂也美丽"数学课堂不在枯燥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反思
师德师风学习随感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批改作业的技巧文章
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听课心得体会篇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2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3
2015届新教师第一次培训感悟心得
小学数学中的几种巧算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之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如何复习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在变化的活动中体现数学课的美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文章
教师年度考核自我鉴定范文
小学数学第二次集中培训反思(体会和建议)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教学感悟随笔之口算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一
教师随笔之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时刻反思文章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2014届教师最新第四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无师课总结范文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应该怎么轻松教学个人经验分享
2010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1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2016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教研计划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在小学数学评课时发言文稿
2015届新教师最新定海区培训心得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