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具体做法是: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处理得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为学生仓U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和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相遇问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早上,韦晓栋和蒋昊达分别从学校东西两头向校门口走去。韦晓栋每分钟走50米,蒋昊达每分钟走40米。两人同时走了3分钟。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想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积极动脑,纷纷举手发表各自获得的许多信息,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样诌U设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融入生活,理解新知
在新知教学时,如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实例,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渠道,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找来一些牙膏盒、化妆品盒、墨水瓶盒、笔盒等,用手触摸一下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利用教具问学生:这些立体图形用手能摸到的有几个面?这些面都在长方体的哪个部位?是表面还是内部呢?从而揭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也是让学生将自己找来的一些立体图形分别摆到桌面上来,认真观察,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得出体积的含义。这样,既加深了对表面积和体积意义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三、回归生活,深化新知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要让他们懂得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如我在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24厘米、宽2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切割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块小长方体,这三块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学生看到题目后,不知怎样解答。针对这一题目,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些萝卜,把萝卜削成一个长方体,然后亲自动手按要求切一切,学生通过操作并讨论,得出结论,按切割方式的不同,有三种情况:表面积分另U增加了288平方厘米、576平方厘米和1152平方厘米。又如,在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后,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块长是35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有出示图),在四个角分别剪去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后,做成一个无盖的铁盒,求这个铁盒的容积。学生看题目后,部分学生很快就说,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5厘米。我没有急于肯定学生的答案,只要求每个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按题目给出的长度实际剪一剪、折一折,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后,几乎全班学生懂得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5-5x2=25(厘米)、宽是:25-5x2:15(厘米)、高为5厘米,体积是25x15x5=1875(立方厘米)通过学生操作、观察和分析,不但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的道路,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第三课时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八年级下学年数学期末备考模拟真题(湘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判断专项练习题
数学3.4分数与分数相乘练习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苏教版)
教学心得 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
数学2.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能力训练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6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方程与代数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优质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师论文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总结提升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教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新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思考》教案
数学3.3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2)练习题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菱形的判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