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让信息技术...

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它直接介入了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使得学生能在它所创设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丰富了教学内容中信息的来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素材。

适宜的信息背景,是学生自主构建的客观前提。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信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知识的自主构建。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书本的信息数量与质量提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来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广泛、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真实感强的素材。让学生通过网面的浏览,上传、技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内存,利于学生更富有创新的潜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与探索力。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演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树叶;蝴蝶、蜻蜓;建筑物图案中形状各异的对称房屋等,并提问:这些图形美吗?美在什么地方?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体会到图形的对称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并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知道美的关键所在。接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多张图片,有对称与不对称图形,有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并将图片按类别制成若干网页,让学生运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浏览、分析、比较。从而深刻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特点。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图形的对称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激发了学习热情。课后,不少同学创造了自己的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创作了许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而且学生继续通过互联网查找、图片,并与同学一起欣赏、交流。这样一来,不光信息的来源更广、更开放。也让学生成为了信息的搜集者和提供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自己的信息素养。

二、改变了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以多种方式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有用的数学。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呈现多媒体、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等特点,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加一张嘴、信息单一的呈现和流通形式。现代教育技术在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实行个性化、协作等方式的教学、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1、让学生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

学生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例如:二年级数学教学出现了混合运算,为使学生记清运算顺序,我设计了计算台阶的教学课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台阶图形,加上+-符号并依次标记一级运算、二级运算等。在教学由高级到低级运算时,台阶高处出现一只一级一级往下跳的小白兔,学生饶有兴趣却又印象、深刻地记住了正确的运算顺序。当运算中出现了小括号时,学生常常会混淆运算顺序,为此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天,加、减、乘、除号碰到了一起,加号对减号说:看乘号、除号多神气,不管站到哪里都要在我们前面先计算,什么时候咱们也神气神气?乘号和除号昂起头:哼,只要我们在,你们就乖乖等在后面吧。这时候又一个声音响起来:加、减号别着急,只要我到这里来,谁都可以先计算。看到这里,学生急切地想知道谁这样神通广大?于是大家目不转晴地盯着屏幕。当屏幕上出现了两个相对而立的酷似月牙的小精灵时,学生立刻认出了它们:小括号!老师趁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它的用处,学生得出讨论:不论哪级运算,只要装进小括号里,就要先算括号里的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不仅对小括号的用途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学习规律 。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的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物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动力,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并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材料(实物材料、文字材料),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基本教学过程如下:刺激产生问题操作、思考发现规律交流、总结得出结论练习。例如,在《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出示一组用不同颜色书写的含有单价、数量、总价的几道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在自己解答、操作文字材料、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适时通过计算机的闪烁、变色等方法突出地抽象出数量关系式,得出了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阶=数量这三个关系式。这样的教法学法,学生喜欢并学得很活,效果较好。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一种设想、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造的乐趣。

3、让学生积极动脑,拓展学习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教师精心设计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自主参与研讨,讨论有中心,探究有重点,从而使学生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基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学习探索问题分组研讨小组代表汇报研讨情况学生得出结论运用结论练习。例如数学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知识,我们综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视频演示仪及投影仪的优势,充分为学生营造一种小组研究、讨论的场所和氛围。我们让学生四人一组围坐在课桌旁,小组代表在视频演示仪下真实地进行剪拼演示,最后汇报探究结果。学生在练习中把板书较小的图形和数据复印下来,再通过视频演示仪放大处理,通过多种媒体这样的优化组合,给学生提供多种生动的村料,学生也学得非常投入,并且参与小组讨论也是非常踊跃,这节课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创设思考问题,让学生想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讨论有中心,探究有重点,参与意识强,发散程度高。使学生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在探究中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新课程插翅添翼 4、让学生学会对比,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经常提供事实、激发学生通过比较归类对事物进行有序地定性研究,从而发现其特征和规律。课堂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创设情景提供事实比较归类交流归纳概括巩固结论。例如,第十册《质数和合数》这一课,我们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由计算机显示l12各数的约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根据这些数的特点,先比较,后分类,出现按奇教、偶数来分;按能否被3整除来分;按约数的个数来分等;从而得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与结果,这样既表现出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又表现出学习结果的丰富性。继而通过计算机演示课件筛选法找质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动态分类过程,从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手段不仅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教材形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使教师能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新观念,不断为学生提供活的教材,设计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活起来,在动手,动脑中发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优化了教学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究、实现学习再创造的条件。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适合学生参与和动手操作、多种交互、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优化教学过程。而且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具体例子及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不同解法,或者发现规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网页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次源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经历前人的发现过程,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如:教学《圆周长》时,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根据直径与周长的变化数据来寻找规律:首先,出示一个有直径长度的圆,围成圆的曲线可以展开,并能用电子尺测量其长度,并创建一个供学生记录操作数据的统计表;其次,让学生拖动圆的直径一端,当其长度增长或缩短时,圆的周长也同时增大或缩小。围成圆的曲线应可以展开,并能测量出长度;再次,当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向计算机求助,计算机可以引导学生操作。并利用计算器,帮助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记录的数据、利用计算器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圆里,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从而顺利得出圆周率的值。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熟练操作方法与思维方法,从而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积极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数学新课程的实施重视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达到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既保证了学生获得开放性的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相信,只要信息技术运用得恰当,必定能为新课程改革插翅添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