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杠杆作用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谈多媒体技...

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杠杆作用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杠杆作用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所学的知识比喻为地球、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视为杠杆,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那个支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伴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挣脱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教学插上了高新技术的翅膀。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体现出激趣性、释难性、反馈性的特点,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找准多媒体教学的这个支点,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了杠杆作用。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常常表现为抽象的符号,学生对抽象的图形、符号往往不感兴趣。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静的知识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去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一要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二是要学生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从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实际上并不难只要记住公式就能做出来。但学生对它的推导过程不很清楚,针对诸如此类存在的问题我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画面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首先多媒体动画显示:一个大长方形,然后出示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一个一个的排在大正方形里每行摆五个,摆三行,并提问:从每行摆的个数你知道了什么?从摆的行数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就是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象有趣的把推导过程呈现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景中,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动态情境,增强感知,启迪思维和想象,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正是学生认知过程的矛盾面。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让学生进行想象,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由于三年级学生初次触分数,对分数的概念、意义、表象一无所知,缺乏感性和理性上的认识。为此,上课伊始就采用多媒体动画出示狐狸分肉一组图画:六块肉从电脑左端移到中间,接着出现两只神气的狐狸。提问:6块肉平均分给两只狐狸,每只狐狸分几块?最后将一块肉平均分给两只两只狐狸 每只狐狸分几块?通过这一连串的动画提问,以及教师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来引出分数的学习。而后帮助学生理解:把一块肉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说这句话时,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画面:首先出示一块肉,接着从上到下用竖线切割并分开,然后旋转其中的半块移动至于另半块完全重合。使学生明确确实是将这块肉平均分开,对于这块肉一分为二,平均分成的每一份都是这块肉的1∕2,屏幕上出示逐渐变大的1∕2。在学生理解了1∕2的基础上,出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思考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表示1∕2?最后一幅图是将一大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当学生指出其阴影部分不能用1∕2表示后,自然过渡到1∕3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3时,多媒体屏幕显示1∕3的阴影部分与将肉一分为三的另外两块肉比较的画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深刻的表象进而能正确认识抽象的1∕3所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意义。

三、创设动态情境,进行巩固练习,加强训练密度,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遵循知识的再现性、发现性和创造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或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从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练习题,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课件。这样,上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会大量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真正的向40分钟要质量。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它容入到我们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契机、找准支点,它的意义在于在运用时要解决传统教学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在实践中克服滥用的不足及不合理性,使它的杠杆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