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不是独角戏,教与学不可能单独存在,离开学,教又有何意义?所以说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很好地达到三维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是事半功倍。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数学教学对于有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我们教师特别是教低年级的老师就更应该多费一番脑筋,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多动脑筋,多下功夫,高效地运用课堂四十分钟,让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乐学。

一、教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识水平应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我们要清楚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认识水平,不能过高地估计或要求他们。常常听到有的老师抱怨现在孩子的素质怎么一届不如一届,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今天,我想我们孩子本身的素质应该是越来越好,只是我们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只希望他们个个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这样我们就教得轻松。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这一课时就曾经过高地估计了学生,当时我觉得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因为尺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一年级教学数序时就经常接触尺子,只需强调测量时物体的一端跟0刻度线对齐,然后教会读数方法就可以了。在反复强调这两点之后,我让孩子们动手量数学书的宽,可他们在动手操作后反馈给我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孩子们手中是一模一样的数学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了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我让他们都按自己的方法量好别动,然后我逐个逐个去看。我发现所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学生不知道何为数学书的宽,何为数学书的长;还有的同学把尺子给拿倒了,有刻度线的那一边没有挨着要量的物体,而是用没有刻度线的那一边挨着要量的物体;还有的尺子拿倒了,大数字的那一端在前面,0刻度在后面。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过高地估计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一片空白,我迅速改变策略,一个一个手把手地进行教学。

二、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要所有的数学概念都上纲上线,只要他们自己明白就行,因为他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很有限。如果要求他们把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死记硬背,孩子就会觉得我们的数学实在太枯燥了,时间一久就会逐渐散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一年级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几何图形后,有一个习题要对这些几何图形按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我在反复讲解后,孩子们仍然一知半解,特别是对于圆和球根本就无法区别开,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把数学书打开,分别把这些形状的实物放进去,然后把书合上,让孩子们观察,很快孩子们发现有的实物放进去后数学书还能合上,而有的实物放进去后数学书合不上了。于是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想说的,我记得有一个孩子的话让我记忆最深刻,他说胖些的放到数学里后数学书合不上了,瘦些的放到数学里后数学书还能合上。我接着说那我们就把胖些的分为一类,瘦些的分为一类。然后我又特别地演示了一下圆和球,让孩子们明白,圆放进书中后书还能合上,但球放进书中后书就合不上了,孩子们就明白了球能随意滚动,而圆不能。一年级的孩子对许多事物只能达到感性认识的阶段,无法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如果我们强行地让他们记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平面图形。他们也许能机械地记住,但并不理解也很容易遗忘,这节课记住了,也许下节课就忘记了。但如果就按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记忆,他们就很乐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数学课程指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许多老师的课堂上,自主探索与动手实践已做得较好。但合作交流这方面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老师在每一个环节后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活动太多、太杂,时机把握不够,时间把握不够,给人的感觉是走过场。二是没有明确的分组,活动开始后,学生自由组合,由于孩子的年龄太小,在这个组合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并发生争吵,这样就完全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更有个别胆大的孩子便开始满教室跑,老师又不便给予批评。因此我们课前就要按照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分好组,并选好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分配发言机会。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才能有的放矢。三是小组每位成员的分工不明确,这样就会出现孩子一会儿都抢着干这,一会儿又抢着干那,时间到了,任务没完成,收获也没有。四是对于活动过程和结果不会记录和总结,有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积极参与了,而且很认真,但不能把活动中有价值的发现记录下来,汇报活动结果时要不什么都说不上来,要不说得都是无关紧要的。五是学生在讨论时没有做到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四、作业的设计要做到精而少且形式多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进行知识重建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与快乐及劳动与收获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拣细选,既要对知识点的巩固有帮助,又要难易程度适中,还要形式多样,切忌机械重复。我在给学生留作业时,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有独立完成的,有和家长一起完成的,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特别是在课内进行巩固练习时我更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有时候是我给学生出题目,有时候是学生出题目考老师,也有时候是学生出题目考一考自己的好朋友,并由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改进。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学生出题目考老师和学生出题目与同学,都想当一当小考官。可别小看让学生出题,作用可不小,因为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知识掌握并充分理解后,所出的题目才可能是正确且有价值的。

我们在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数学课失去数学的本色。我们在各级各类的数学优质课竞赛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挖空心思设计了许多游戏环节或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结果却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搞得热火朝天,重要的知识点却一带而过,听课的老师一头雾水,不知此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在哪里。我想学生也不会比听课的老师明白到哪里去。学生在做书中的巩固练习时就错误百出,这样的课堂只是搞得热闹,好看却并不实用,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白白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有些老师的课,听起来平淡无实,没有什么亮点,但他非常重视知识点的讲解与落实。甚至哆哩哆嗦反复强调。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都掌握较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低年能的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很多事物对于他们只有好玩与不好玩之分,如果在一节课中给他们提供的学具或组织的活动过多,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分散到玩上面去了,经常会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吵闹不休,场面失去控制现象。而且他们还不会听讲,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讲的是重点,应该认真听,只有教师反复强调的话他才能听进去,并记在心里。因此我们的数学课要朴实、扎实、真实。教师的要教得本本分分,学生的也要学得踏踏实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