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追寻小学数...

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内容摘要:

向学生传授真知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学生才会永远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真实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上出真的数学课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归本原莫忘数学来时路;

(二)精心预设胸藏万壑凭吞吐;

(三)趋向简洁去繁削尽留清瘦;

(四)关注细节滴水原本可藏海。

关键词:求真 预设 生成 简洁 细节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及使用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教学手段,都应在教学中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堂课,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这是新课程的主流思想。然而审视今天的数学课堂却出现了一些偏离了数学学科本质的、片面追求表面形式化的现象:要么是精美的动画,让人眼花缭乱;要么是娓娓煽情的文学语言,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导致我们的数学课堂在变得日趋热闹的同时,其本身的数学味却逐渐淡化,即从过去的有数无美走向有美无数。一些虚假的非数学现象充斥着数学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向学生传授真知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学生才会永远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真实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真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的?

一、回归本原莫忘数学来时路

闻一多先生曾对诗歌的比喻:诗歌本来是自由美妙的内心流淌,可是因为有了诗体形式的限制,诗歌就成了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套用闻一多先生对诗歌的比喻,我们的数学课也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因为数学之所以是数学,在于它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在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时不能忘记数学的本原。忽视了数学的个性特征,戴着数学这副镣铐跳舞,数学课就不是数学课了。

我曾经听到两堂公开课都是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堂课老师在引导归纳百分数的意义上是让学生从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给予一张表格

百分数的意义调查记录单

摘录: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看到这个百分数你想到些什么?

试图在学生先填写这张表格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结果学生虽从生活中摘录了很多百分数的例子但正因为不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而无从下手。课堂上既浪费了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位老师,她从一则小故事入手。小猴请三位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三杯糖水。小熊说:我爱吃甜食,我要最甜的那杯。小白兔说:我要保护牙齿,就拿最不甜的那杯。小鹿说:我随意啊!面对小伙伴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小猴犯难了,我们大家来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难题好吗?师出示:

糖水重量

第一杯

80

第二杯

75

第三杯

100

师问:根据小猴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帮助它解决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接着出示:

糖水重量

糖的重量

第一杯

80

20

第二杯

75

15

第三杯

100

21

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白把分数转化成百分数利于比较,并明白了百分数的由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二、精心预设胸藏万壑凭吞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追寻小学数学课堂失落的“真” 王鉴先生认为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先进理念在课堂教学预设的呈现。教学预案撰写,要分析学情,了解其学科的教学特点;要把握好教材的难点、重点、特点;前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教材与学生知识的连接点,增长点;思维的生发点;课堂内外的延伸点。这样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就能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理念,心中有学生,才能使数学课出现期待的亮点。

在上《比》一课时教师在课的开场白提出:每周一我们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在教师看似不经意的提问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一个个侃侃而谈。同时学生也受到了思想教育。教师继续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国旗有大有小,那国旗的长和宽是不是任意确定的?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学生一听都兴趣盎然。教师随即打开电脑, 出示三面国旗的长和宽。第一面:校园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长1.2米,宽0.8米;第二面:教室墙上的五星红旗长6分米,宽4分米;第三面:教师办公桌上的五星红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接着学生探讨每面国旗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明白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熟悉比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自学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老师见时机已到追问学生:现在你知道国旗的长宽是不是任意决定的?如果不是,它们之间有何规律?学生立马明白了国旗的长和宽不是任意决定的,长和宽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3/2。

一节课在教师精心的预设下上得紧紧凑凑,快快乐乐。对比传统的讲授方式,这节课鲜活了许多。更让学生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语道破了预设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进行预设,预设什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在课前可多些有备无患的各种应急预案,少些粗疏随意的所谓以逸待劳。

三、趋向简洁去繁削尽留清瘦

聆听特级教师的课我们都被他们的简洁、真实所折服。其实真正的好课也都很简洁,简洁的教法同样能成就课堂收成的丰富,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上《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开门见山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不规则形体。揭示课题:圆柱的认识。而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引导学生从上下底面,侧面和高这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圆柱的特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获得新知。

这堂课教学设计简洁明了,教具简简单单。但教具的简单有时并不是坏事,它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对于一个正在成长,需要学习和发现的孩子来说意义是何等重要!应该看到看似简单的课的背后却也饱含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正如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四、关注细节滴水原本可藏海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智慧;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

我在观看光盘《圆的认识》一课时,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老师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时,先工整地写好课题走近圆的世界并且工工整整地在用彩色粉笔突出近字。最后当学生认识了圆整堂课将至结束时老师又把课题改为走进圆的世界这个细小的动作却让人回味:一来这是一堂新授课,学生对圆只有表象;二来在把近字改为进,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无声地告诉学生:这堂课要真正掌握圆中的知识。我们常看见有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随心所欲地龙飞凤舞,看上去洋洋洒洒很是潇洒,但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板书的重要性。一位专家说过: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尺也是测定好课的天平。

有句格言:想大事,做小事。我想:我们不敢奢求能做一名伟大的教师,但我们应该努力把细节做伟大。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细节,就是透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滴水原本可藏海。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感想: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正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的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

我们提倡数学课堂的朴素真实,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实平常的。山一程,水一程,追寻真的新课程。行进之间,终于发现:回归本原、精心预设、趋向简洁、关注细节的数学课,就是真的课,也是我们最需要的课。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追寻课堂中逐渐失落的真实,上出真的数学课!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