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信息技术与...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文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自主发展的人才,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而要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需要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以满足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为此,世界各国争相发展信息技术,以使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数学课程当中,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技术手段。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正在努力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数学学科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一系列的融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向课堂提供大量的丰富精彩的感性材料,营造出模拟现实的情景,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吸引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我依据教材本身创设了众动物为大象过生日的情境,跟随着音乐,主人公大象出场,课件接着出示动物们为大象庆贺生日,大象产生疑问:今天我家来了那些动物呢?他们都来了多少呢?学生看完之后,立即产生了帮助大象解决问题的欲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知识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我首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录像。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学生马上兴奋了起来。接着课件出示了合肥、北京等地区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城市的温度。学生们都迫切地想了解合肥的温度,一下子把数学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在结束部分,我展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负数的图片,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也被应用到课堂上,通过课件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当中,经常会遇到有些内容光凭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的道理简单化,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并没有单纯的说教,而是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先进行分割的动画,再把分割后的直角三角形进行平移,最后将平移过后的图形进行拼合,形成了长方形,这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求出它的面积。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建立了图形转化的概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交互性是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因此,在运用课件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教室达成这一功能,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计算机予以评价和及时调整帮助,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师生、生生、人机的主体化交互学习,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等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之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或制作一组轴对称图形,你可以在计算机的图片库里寻找合适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用绘图工具绘制出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用文字的方法来表现,只要你能利用计算机制作出轴对称图形就达到了目标。 布置完任务后,学生一个个兴高彩烈的活动起来,有的学生在画板里绘制出颜色鲜艳的漂亮图案,有简单的几何形状,也有复杂的图形;有的学生从图片库里找到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有中外的建筑,也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有的同学用汉字或英文字母的方式来表现,看得让人惊叹。这时,学习不再是书本上简单的例题与模仿,取而代之的是独立的加工与创造,自主地探索与研究。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既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动手的训练,又施展了学生各自的本领,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直观动态的手段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活了,对学生眼、耳、脑等器官进行多重刺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获得清晰的数学表象,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发展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了解到学生对于按角分类的本质特征掌握的牢固清楚,但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其余两个角是锐角这个特点往往忽略掉。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相应的课件:米老鼠制作了一些三角形,但只会露出其中的一个角,请学生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当课件中出现一个钝角时,学生一起回答是钝角三角形。当课件中出现一个直角时,学生一起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当课件中出现一个锐角时,学生的意见是不一样的。这时我顺势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时各抒己见,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也有人说三种情况都可能有。这时再出示课件,三种情况依次演示,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加深了,对于概念也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运用这个课件,不仅深化了对三角形分类知识的认识,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充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前的数学课堂一味地依赖教材和教师,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让学生的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内容全面,而且丰富多彩。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使之成为有效的学习内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将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求他们从网上近几年的年历表。在搜集年历表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到如何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对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甄别,选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学生再把自己得到的信息和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中的成员用powerpoint制作出一张有关年月日的图表。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有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年月日的来历,有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闰年的知识等等,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沉闷格局,促使学生主动地寻找学习资源,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水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也改革了数学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加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构建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