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新课改...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出台了许多关于作业问题的规定,以求科学规范。可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小学教学中,仍严重存在学生作业多,做得实在太苦,教师批改量大,改得确实太累,且事倍功半的弊端。这与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必须予以纠正。

一、存在问题:

1、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心理负担太重,学习兴趣受到损伤。老师布置作业前未认真选择,机械照搬《练习册》或某些《习题集》,布置的作业或偏多,或偏深,学生完成时间长,难度大,全班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只注意统一性,而忽略了差异性,违反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老师的批改上,往往指责学生多,因势利导少。导致学生作业情感不强,缺乏完成作业的热情,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2、教师疲于批改,自我学习提高被搁置一边。由于学生作业多,教师批改量增大,除了备课上课,就是批改作业,挤占了学习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时间。

3、教师重课外布置,轻课内训练,教学效果较差。

由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授课技巧不高,搞满堂灌,忽视了课堂训练(全部作业堆砌课后,学生学习知识与巩固知识衔接不紧,接受与巩固脱节。

4、批改方式单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佳。

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按时按量完成,然后老师全批全改,大包大揽,一枝红笔定优劣,学生见符号知正误。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做与教师的改截然分开,学生的主体被忽视,主体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

5、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目的不明确,只重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忽略了在作业中巩固提高。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一些简单符号,批语很少。

二、建议和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等;对作业要精心布置,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作业都要涉及。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弹性作业,如必做题、选择题、延伸题、附加题、思考题、实践活动等。不搞一刀切,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练习,自主复习,巩固提高,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下课了,放学了,放假了,小学生们都盼望着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回归大自然,无忧无虑地去品味童年生活,去尝试创造。

2、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力度,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实施课改,关键在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培训,科研兴教;教研部门要多组织活动,以赛育人。以学校为基础范围,开展授课竞赛;送教师外出培训、听课、考察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继续巩固基本功训练;鼓励教师函授、自考、提高学历及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倡教师自学、互学,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提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3、充分发挥教研员、骨干教师的作用,大力开展送课下乡、结对帮扶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特别是村级小学、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教师的业务能力。

4、改革作业布置。精心设计课内课外作业,让传授的知识在课堂训练中不断闪现,在课外作业中巩固再现,控制好课外作业时间,建议:一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二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5、改革批改办法,在批改中培养学生能力。布置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

(1)组织学生自批作业(随堂批改)。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在下课或上课前几分钟,用幻灯片或小黑板将参考答案公布出来,让学生自己对照批改,发现错误自行修正。

(2)学生交换批改。作业完成后,由班干部轮流组织同学或小组交换讨论,以求解决。老师收集意见,因势利导,进行集体讨论讲评。这种办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给他们提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求知的机会。

(3)师生共同批改。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或较难问题,便组织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发现个别问题便个别辅导纠正。这样学生容易牢固掌握知识。

(4)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自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特别是利用课余时间面批,效果非常好。

(5)教师全批全改。对单元练习、重要概念课作业、期中期末测试,教师要逐题批阅,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教学。

(6)建好作业信息档案。一是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量和质;二是记录学生的典型错误和巧妙解法。这样,对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一清二楚,也为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和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7)提倡评语交流。数学评语是师生交流的好平台,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对、错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